宁儿苦读了三年之后,也顺利通过了会试,殿试成绩也不错,在二甲前列,之后考上了庶吉士,同样进了翰林院。
袁子萱给自己的次子同样定下了亲事,定的是翰林院掌院顾学士家的孙女顾茹,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正式成了婚。
而贾枢在翰林院待了几年之后,便想要外放,好做点实事。最终,他带着欣悦和儿子去了安徽桐城担任县令,一连三年,考评都是优,又升迁为知府,去了通州。
这一年,孙先生去世了,刚过了七十四岁生日,已经是高寿,宁儿因为过继给了孙先生做孙子,便递了折子,丁忧守孝。
贾枢在任上又得了个儿子,写信回来让贾蔷取名,贾蔷定了个霆字。这个孩子倒也没有辜负了他的名字,在抓周的时候,没有抓笔墨纸砚什么的,却抓到了一把宝剑,后来,也懒于读书,更喜欢舞刀弄枪的。
顾茹给宁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两人长得非常像,便是宁儿他们夫妻两个也分辨不出来。两个孩子被取名为孙煜和孙烨,同样继承了孙家那边的血脉。
袁子萱秋天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人日渐虚弱下来,贾蔷再也顾不得李诚,有时间就守在袁子萱身边。他们两个少年夫妻,一直以来没生过什么龌龊,贾蔷又因为李诚的关系自觉对不起袁子萱,这时候,更是想着法子让袁子萱高兴。
袁子萱在病床上熬了一年多,终于没熬下去,终于在过年前去世了。
贾枢和宁儿都递了丁忧的折子,回了家。
贾蔷瘦了很多,贾枢过来安慰他:“爹,娘看到你这样不保重自己也好不高兴的!”
贾蔷苦笑一声:“睿儿,你也知道的,是我对不住你娘!”
贾枢没办法,只好道:“爹,你不要钻牛角尖,娘从来没怪过你!再说了,如果这就是对不起,那天底下,三妻四妾,弄得后宅不宁的人家也多了去了,他们岂不是更要觉得亏心吗?爹,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贾蔷终究不是什么死盯着一点不放的人,沉寂了大半年之后,终于缓了过来。这时候,因为吏部尚书告老,他更进了一步,成了正二品的尚书,于是,更加忙碌起来。
贾蔷解开了心结之后,依旧和往常一样,到了休沐的时候,跟李诚在一起,不过,因为两人年纪都不小了,自然不能和年轻的时候一样,有时间就做些爱做的事情。
一向不怎么喜欢听戏的贾蔷如今也会经常请了戏班子回来,听他们唱上两段,大概是年纪大了些,居然也学着多愁善感了。
等到两个孩子除了服,各自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的时候,皇帝病危了。
说实在话,两个孩子这两年一直在家里守孝,逃过了一劫。皇帝一直没有立太子,也就是说,他那么多儿子,都有机会得到那个位置,不过是几率大小的问题。
前些年,这些皇子之间的斗争还不明显,到了这些年,愈加激烈起来,甚至用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先是因为六皇子很得皇帝欢心,皇帝曾经公开说过,六皇子忠君体国,纯孝仁义,结果,没多久,六皇子骑马的时候,马突然发了疯,六皇子摔断了一条腿,这还不算,六皇子脸上被划开了一个很长的伤口,因为伤口太深,即使救得及时,但是他还是破相了。
一个破相的皇子,显然是不会有继承权了。皇帝大怒,命令彻查,结果查到了二皇子和九皇子身上,尽管两个人拼命喊冤枉,二皇子和九皇子还是被圈禁了。
六皇子失去了继承权之后,性格变得阴沉诡谲,他干脆带着他手下的势力投向了自己的同母弟弟八皇子,并且,背地里拼命给自己那些兄弟下绊子。
大皇子因为截留了贡品,被皇帝厌弃了,三皇子莫名其妙卷进了“巫蛊”风波,也出了局……一帮龙子凤孙斗得不可开交,朝堂上也开始站队。贾蔷永远跟着皇帝走,一直稳坐钓鱼台,谁来拉拢都不管,顶多新皇登基看不惯他,他就告老还乡,这个时候站队实在是太有风险了。贾蔷从来不喜欢不确定的政治投资。
搞到最后,没有哪一个皇子没被皇帝训斥过,弄的都没人知道圣心到底在谁身上了!
最后一年,皇帝病了,贾蔷这回不得不顶上了。因为他很擅长模拟别人的笔迹,结果不知怎地被皇帝发现了,皇帝这个时候,右手已经开始无力,贾蔷被抓了壮丁,每日里皇帝口述,贾蔷帮忙批复奏折。
等到自家两个孩子被重新安排了官职的时候,贾蔷也差不多明白了皇帝到底属意谁了!不过,他却一直没有过去讨好!说白了,这个时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