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秦始皇的青铜时代 > 第80章 商议伐赵

第80章 商议伐赵

云起云涌,历史的长河犹如一条巨龙,在华夏大地的上空盘旋,时而隐藏,时而展露其威武的身姿,变幻莫测。

秦国早朝,嬴柱的脸色尤为阴沉,如乌云压顶,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嬴异人和蒙武将军的调查结果,把刺杀案的矛头再次指向了赵国,这让嬴柱心里狂怒不已。

上次在宫中散布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谣言,公开杀了几名宫女和太监,也是出自于赵国。

要不是赵王急忙派毛遂来咸阳斡旋,最后送来了几名造谣的赵国商人,任凭秦国处置,平息了风波,秦赵两国险些爆发战争。

嬴柱紧握着拳头,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心中暗暗发誓,定要让赵国付出应有的代价,为秦国的尊严和利益而战。

“赵王丹,三番两次挑衅秦国,这次竟敢派刺客谋害本王,简直欺人太甚,我欲伐赵,众爱卿有何建议,尽可畅所欲言!”

嬴柱的话语充满了怒火和决意,朝堂之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而紧张。众大臣面面相觑,深知此刻的秦王嬴柱已经愤怒到了极点,对于赵国的挑衅和刺杀行为,他显然已经忍无可忍。

一位白发苍苍的秦氏宗族老臣出列,拱手道:

“大王,赵国虽然屡次挑衅,但我国与赵国之间的战争一旦爆发,必然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如今各国之间暗流涌动,若是我国与赵国开战,只怕会引来其他国家的觊觎,因此,老臣建议大王先礼后兵,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嬴柱闻言,眉头紧锁,心有不快。

他显然对老臣的建议并不满意,但又不能轻易否定,毕竟,战争的确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蒙武愤怒的站了出来,围猎时,他因护王不利,身心都备受折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声音洪亮的请战道:

“大王,老臣所言虽有道理,但赵国屡次挑衅,若我国不给予有力回击,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国软弱无能?臣愿领兵出征,直取赵国都城,让赵王知道我大秦的厉害!”

嬴柱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

他心中其实早有伐赵之意,只是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理由,现在,蒙武的话正好给了他一个借口,他转头对太子嬴异人问道:

“蒙武将军的话,太子你意下如何?”

嬴异人出列,拱手道:

“父王,儿臣认为应该伐赵,但不应该不宣而战。

我们先应该派大军压境,同时派出使者前往赵国,要求赵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赔偿,若赵王不从,我们再攻打赵国不迟。”

嬴异人的话,让嬴柱略微赞同。

他明白,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而且也不是最好的手段。但是,赵国的挑衅和刺杀行为已经让他忍无可忍,他必须要做出一些回应来维护秦国的尊严和利益。

王翦将军掷地有声地复议道:

“大王,臣赞同太子殿下的看法,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尽管秦国的军队在武器、士气、兵力等方面均胜过赵军,但若仓促对赵国宣战,实乃不明之举,唯有准备充足的物资和粮草,方可击败赵国,确保战争的胜利。”

王翦将军的话语在朝堂上回荡,如巨石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文武百官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之声此起彼伏。

出兵伐赵之事,大家的意见却如同秋日的树叶,各自飘零,难以统一。

嬴柱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他清楚战争的代价和后果,也明白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秦国的未来和命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朝堂,只见每一位大臣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和期待,仿佛在等待他的最终决断。

“王翦将军说得对,我们不能仓促行事,我们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确保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他咳嗽了一声,继续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众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战争,确实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但是,赵国的行为,已经让本王忍无可忍,本王必须要让他们知道,挑衅秦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文武百官都明白大王嬴柱的心思,他不单想报复赵王,更想趁这个机会,灭亡赵国。

嬴异人情感深沉地回禀道:

“父王,儿臣深知您内心的愤怒与期待。

赵国,这个长久以来与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