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柱闻言,眉头一皱,显然对毛遂的话感到不满。
但毛遂并没有停下,他继续说道:
“大王,赵国与秦国乃是友邦,大王新继位时,两国之间签订过互不侵犯协议,应该相互信任,和平共处。
若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而破坏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得不偿失,毛遂恳请大王三思。”
秦王嬴柱在短暂的沉默之后,继续对毛遂施加压力,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毛遂,你所说的,虽有一定道理,但寡人需要的是确凿无疑的证据,你必须证明这些赵国人并非赵王所派,否则,寡人将视此为赵国的挑衅,出兵伐赵,势在必行。”
毛遂听后,并未露出丝毫慌乱之色,他冷静地回应秦王嬴柱道:
“大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您若执意要伐赵,岂不是有损秦国的威名?况且,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伤痛,您身为一国之君,应当以民为本,以和为贵!”
嬴柱冷笑一声:
“哼,毛遂,你这是在教训寡人吗?寡人乃是秦国之主,岂会受你这区区使臣的摆布!”
毛遂挺直了身子,朗声道:
“大王,毛遂并非此意,毛遂只是希望大王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被一时的冲动所蒙蔽。
大王,新继王位,推行和平友好的政策,深得各国国君的支持和敬重!
若大王此时出兵伐赵,背信弃义,必然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恐慌和反感,到时候秦国恐怕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嬴柱的脸色变得阴沉:
“你是在威胁寡人吗?”
毛遂连忙跪地叩头:
“大王息怒,毛遂绝无此意,只是想提醒大王,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大王不妨派人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做决断也不迟。”
秦王嬴柱眉头一挑,冷声道:
“毛遂,你是在教寡人如何做事吗?寡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你不能尽快拿出证据,寡人便无法再等待下去。”
“大王,证据确实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他们虽然是赵国人,但绝非赵王指使,到底是何人所为,需要时间进行调查和搜集。
我王听闻此事,非常震怒,也非常重视,特派外臣来商讨此事,我王为表示此行的诚意和歉意,特向大王,进献白银万两,丝绢万匹,其余珍宝礼品十车,这么做并非卑躬屈膝,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和平!”
毛遂说完,命令手下,把贵重礼物都抬上大厅。
秦王嬴柱看到这一幕,脸色稍微缓和,他没想到毛遂会如此迅速地提出和解的方案,并献上丰厚的礼物。
“毛遂,你的诚意寡人已经看到了,但仅凭这些礼物,还不足以消除寡人的疑虑,寡人需要你来证明这些赵国人并非赵王所派。否则寡人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毛遂知道这次对话关系到两国的命运,不能有丝毫大意,微微一笑道:“大王,请听我一言,即便您出兵伐赵,也无法肯定能够找到我王的罪证,一旦战争爆发,必将生灵涂炭,百姓遭殃,我想,这绝非秦王您所愿看到的。
大王,我们可以共同派人,前往赵国进行调查,搜集证据,这样既能保证公正公平,又能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不知秦王意下如何?”
秦王嬴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他点了点头道:
“毛遂,你的这个提议可行,寡人便答应你,派人前往赵国进行调查。若查明是赵王所为,寡人定不轻饶!”
毛遂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他郑重地点了点头道:
“大王放心,毛遂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向秦王如实禀报。”
“毛遂,你辛苦了,在咸阳好好休息几天,我会好好款待于你,待寡人派人与你回赵国,查明真相后,再与你商议此事。”
毛遂知道秦王这是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便恭敬地施了一礼,说道:“多谢大王厚爱,毛遂静待大王的命令,同时也希望两国能够尽快化解误会,重归于好。”
毛遂拱手施礼,转身离开了咸阳宫。
其实,秦王嬴柱表现的强硬和威胁,只是做样子恐吓赵国,前几天朝廷的商议,早就否决了出兵赵国的提议。
毛遂展现出了他外交的智慧和胆识,成功地为赵国争取到了喘息的时间,一场可能引发两国战争的危机,暂时得以化解。
毛遂利用在咸阳参观的时机,他命令手下分散行动,混入市井之中,与百姓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