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黑鹰府内灯火通明。
吕不韦静静地坐在书房中,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未来的布局。
他知道,这场风波远未结束,而且,风浪越来越大。
赵姬的所作所为,更是将她,嬴政和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
而这一切的背后,赵国商人的影子若隐若现,仿佛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赵姬的天真让吕不韦感到担忧,她过于信任来自赵国的人,却忽略了人心的复杂和险恶。
赵国的商人并非善类,他们背后必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嬴异人换掉了赵姬宫中所有的宫女和太监,这一举动看似明智,但却也可能为秦国带来更大的隐患。
因为赵姬并未了解这些赵国商人的底细,她的盲目信任,很可能被人暗中利用,很可能将秦国推向更深的危险之中。
不过,这也缩小了追查谣言来源的范围,只要把这十几个新招进来的宫女和太监,严厉的审讯,真相必定水落石出。
吕不韦原本怀疑这些谣言,是芈青或者华阳太后的阴谋,但现在看来,这个调查的方向是错的。
她们只是借用这个机会,来推波助澜,想置自己,赵姬于死地。
吕不韦想到这儿,更感觉棘手和担忧。
即便查出谣言的源头,确实来自这帮来自赵国的宫女和太监,这样的结果,报告给嬴异人,别有用心的人,也不会相信。
他们或许会继续挑唆,或者会贼喊捉贼,甚至会陷害赵姬,勾结赵国,重用奸细,图谋不轨,至少也是一个用人失察的罪名。
这个案子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赵姬用人失察的问题,更是秦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权力角逐。
吕不韦坐在书房中,深感压力如潮水般涌来。
这种压力的空前的,是致命的,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风险。
这种压力,卷积着两种邪恶的力量,国内的宫廷斗争和国外的赵国威胁,如两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当务之急,吕不韦要做的事情,必须先揪出赵姬身边的造谣者,抓到赵国的奸细,以绝后患,至于,人们相不相信,那是次要的。
第二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向咸阳城。
吕不韦早早地来到后宫,求见赵姬。
赵姬马上宣见吕不韦,她示意宫女退下,让吕不韦在软榻上坐下。
她以为吕不韦给自己带了好消息,但看着吕不韦凝重的脸色,心中顿时感觉有点不安。
吕不韦看了看周围,确认没人,压低声音,开门见山的说道:
“夫人,你知道吗?你新招进宫的宫女和太监,都来自赵国,他们很可能就是谣言的制造者,是赵国派来的奸细!”
“啊?”
赵姬听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仿佛所有的血液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难以置信地看着吕不韦,仿佛在求证他所说的话是否真实。
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自己身边的人,竟然隐藏着奸细。
吕不韦看着赵姬的反应,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吕不韦的表情异常严肃,这个消息对赵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个时候任何安慰或隐瞒都无济于事。
他必须让赵姬明白事态的严重性,必须让赵姬面对现实,才能共同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赵姬沉默了一会儿,她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
她一方面想相信吕不韦的话,另一方面却又害怕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她不禁回想起,嬴政第一次见赵高,就要杀他时的情景,自己奉劝嬴政不能凭着猜疑,就滥杀无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
“吕大人,我真的不敢相信他们会是造谣者,会是奸细,我......”
赵姬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我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没想到他们,竟然在我背后,做出这样的事情。”
吕不韦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赵姬此刻的心情,现在不是沉溺于悲伤和愤怒的时候。
“夫人,我理解你的感受。这些奸细的存在,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对你我都是致命的,你必须马上把这些人交给我审查,必须马上将奸细揪出来,才能消除谣言,还你我,还有政儿的清白。”
“吕大人,我会支持你的行动,这些奸细必须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