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按估算,可能在4~6个小时之后,就会有大队清军再次赶到这里。
而这支明军还能参加战斗的,仅剩四千六百多人。
本来还有六千多人的。
在打完这一仗之后,又有两千多人跟着百姓往宁远方向逃走了。
林明他们也没有阻止。
这也是王昊之前跟林明、贺忠、韦何他们说过的:只要打完这一仗,想走的就赶快走,想跟随自己的就留下来等自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可强求。
同时,这也是一次筛选。
留下来的。
才是自己需要的人,走了的,都是心志不坚的乌合之众。
……
想到这里,王昊便开口问道:“这周围可有船只?”
林明见王昊问起船只,便犹豫了一下,对王昊说道:“属下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有船。”
“是在哪里?”王昊问道。
“临海堡。”
林明道:“北边四十余里处的广宁境内,有一座海湾哨所,名叫临海堡。海湾港口里停泊着一队贼将孔有德的水师战船,
大约有三十几艘。只不过,临海堡建于海湾处的一座小山上,易守难攻,里面还有两千多名贼军守着。恐怕不易夺取,而且……”
说到这里,林明就不说话了,只是有些担忧地看着王昊。
王昊点了点头。
林明的意思,王昊明白。
最关键的并非是这个临海堡不易夺取,而是风险太大。因为这个临海堡的位置,是在北边四十余里广宁境内。广宁,早就是清军的地盘了。
并且是位于北边!
现在要逃命,应该是逃向南边。逃向南边还在明军控制中的宁远,而不是北边的广宁。
一南一北。
这方向反了。
如果不能快速夺得船只逃往海上,必被清军数万大军围追堵截,最后全都死无葬身之地。这些,就是林明所担忧的问题。
……
王昊没有马上回复。
而是在地上踱着步。
一边踱步,一边推演着可能发生的多种情况。
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咱们只有一千六百多匹战马。其它全是步卒,如果皇太极派骑兵追杀,最多也只有一千多人能活着逃到宁远城。与其这样,咱们不如拼他一把。”
众将闻言,尽皆大声应道:“愿听将军军令!”
军心可用。
刚打了胜仗,大家的求战意识还都很强的。
于是,王昊将这四千多人交给林明带领,以林明为主将,贺忠和韦何为副将。让他们沿着海岸线,先是向南行军数里,在天黑之后,再掉头向北,连夜北上广宁临海堡。
先向南,后向北,来回折腾。
这不是做无用功,也不是王昊的脑袋有问题。
而是“兵行诡道”,迷惑敌人。
(备注:在明朝末年,夜盲症比较普遍,但一般只限于卫所兵和老百姓。朝廷正规军(即:营兵)的伙食会稍好一些,一般是不会有夜盲症的。有大量的夜战和夜间行军的历史记载可供佐证。不说别的,洪承畴指挥的这场战争,在前期就打过好几次夜战。)
……
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王昊又让自己的亲卫们去割首级。
这些都是战功。
王昊想在明朝立足,这些首级很重要。
所以,王昊才让自己的亲兵,去将那些战死清军的首级,全都割下来。然后,让人用救生船运到大帆船上去放着。附近也没有生石灰,不过,现在天气已经很凉很干燥,如果只放个两三天,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而两三天之后,就得去找生石灰做防腐处理了。
这些都是战功,以后用得着。
运完首级运亲卫。
来来回回,将剩下的一百多名亲兵也全都运到船上去。
到了船上之后,便下令所有的家丁和亲兵和全都去船舱里睡觉,让他们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备大战。
然后,才进入驾驶室,启动蒸汽轮机。
因为担心蒸汽轮机的噪音太大暴露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