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 第312章 赎回原始股权

第312章 赎回原始股权

第312章

徐明顺听了路顺风的意见,拒绝了上级的提拔,他甚至错过了正处级迈向副厅级的关键一步。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不做出重大贡献,很难再往上走,他之所以同意路顺风的意见,还是因为沈家庄生产队给他的底气。

事实上,沈家庄为滨河县,为整个北方省无数生产队打了样,其他生产队一直跟着沈家庄生产队的脚步发展。

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路顺风让整个沈家庄生产队停摆了。路顺风不仅把所有工厂都停了,还大规模清算资产,准备像大部分生产队一样,准备承包到户,包干到户。

作为徐明顺这个级别的领导,其实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央真正的意图,在一号文件出台之前。各地的生产队其实已经出现了问题。

特别是西北、江淮地区,人均口粮(包括粗粮)只有500斤左右,社员集体分配的人均年收入只有70元左右。

这其实还算不错的,有些地区生产队人均口粮只有300斤左右,人均年收入只有50元左右。一些地方合作化多年来的集体积累,折价不够抵偿国家银行贷款,欠下大量的公粮和信用社贷款。

每到冬春季,总有大批农民扶老携幼、逃荒要饭。因为贫穷,看不到希望,很多社员辛辛苦苦一年下来,连饭都吃不上,在这种沮丧的氛围中,不少人选择了躺平。

于是,老百姓迫切希望改善目前的局面。

但问题是,生产队的问题虽然成了普遍性的问题,还有很多生产队经营得非常不错,包括北方省境内,就有不少生产队经营得还算不错,哪怕滨河县,也有富裕的生产队。

在沈家庄没有成为全县最富裕的生产队之前,滨河县最富的生产队其实是王卢营生产大队,听到这个村庄的名字,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其实以前是一支军队的驻地演变而来。

这个村庄成立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这个地方是李自成麾下第一猛将刘宗敏麾下的伤兵营,由当时王锦堂和卢锦两位将领率领。这个生产队的主体姓氏就是王姓和卢姓,也是一个非常团结的生产队,人数也不少。

他们发展不错,主要是生产队里的社员,大都会祖传的木工手艺活,通过加工木器制品,不仅可以换些粮食,还出口了家具,赚取了外汇。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生产队人均收入也有七八百块钱,远超县里最好的单位职工收入。

所以,这个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允许社员自己选择,想要保留生产队的责任形式也是允许的。

路顺风苦笑道:“咱们政策在这里放着,我明知道有些人在搞小动作,背地里搞串联,我也没有办法,这是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力,也是他们的自由!”

“顺风同志,你搞经济是一把好手,也要注意团结一切同志!”

徐明顺真担心路顺风年轻气盛,把眼前最好的局面破坏掉了:“你现在停工,就会让社员们的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失!”

“我们沈家庄工厂停工,并不是真正的率性而为,也不是赌气!”

路顺风认真地道:“现在沈家庄这种发展模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是不利的!”

“你们沈家庄不是搞得很好吗?”

“好只是暂时的,因为市场发展好,可以赚钱,一切隐患都被隐藏起来了,可是一旦出现经营方面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

路顺风就将自己的股份改革计划告诉徐明顺:“我想趁机对沈家庄所有产业进行股份改革,也算是为将来的国有企业打一个样,首先是我们现行制度,其实并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

路顺风接着解释道:“徐主任,您也知道,我们这些社员,很多人都是通过夜校识了点字,要说简单算个账,也能凑合,可是大部分人根本就不懂经济,也不懂经济的发展规律,他们提出的反对意见,没有任何科学根据,这些反对声音,早已通过沈家庄这三年的时间验证了,我是对的!”

徐明顺认真地道:“顺风同志,你要搞什么?你是不是准备在沈家庄搞一言堂,搞山头主义?”

虽然三令五申,不许拉帮结派,也不许搞山头主义,可事实上呢?

不搞行吗?

如何一个团队呢,都秉承着公心,大家都有力使力,有智出谋,那样这个团队可以发挥极强的战斗力。

但问题是,人都是有私心的。

沈卫国看不出来路顺风才是沈家庄最合适的带头人吗?

他知道,也发现了。

可问题是,沈卫国自认为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