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路顺风看着被共时揪出来的沈卫国等十五人,心里非常气愤,他恨沈卫国等人吃着沈家庄的饭,却砸沈家庄的锅。
也恨跟风而动的那些沈家庄社员,如果没有召开全体社员会议之前,这些社员不明白劳动力对沈家庄的重要性,那是情有可原。
可问题是,路顺风明明已经多次重申这个事情,早在罐头厂还没有投产的时候,他就向沈家庄生产队所有社员公开了沈家庄的发展计划。
简单来说,沈家庄发展计划分为两步走,一步为农业生产,沈家庄准备走农业科技路线,用先进的机械,代替传统人力,同时,还准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搞蔬菜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这样一来,可以使用沈家庄生产队有限的土地创造更高的价值,现在沈家庄哪怕再努力,却无法影响粮食的价格,以玉米为例,现在就是一毛九每斤,就算每亩可以达到两千斤,一亩的收入也是三百八十元,除去化肥、种子和农药,以及油耗、机械损耗,交公粮等开支。
净收入是两百多块钱,在杂交小麦没有成功之前,亩产八百斤已经是顶天了,按照八百斤计算,每亩地可以收入一百九十二块钱,同样除去所要交的公粮,以及农药、化肥等开支,理论上,农民亩产收入四百二十块钱,是理论上的最高收入。
这也是目前,八二年,农民可以依靠种地达到的最高收入,这里面还要有前提条件,风调雨顺,灌溉及时,施肥及时,采取良种,这个目标值可以无限接近,但是在粮价不涨的情况下,是无法做到每亩地创造四百二十块钱的实际价值的。
沈家庄原来的时候,人均耕地是两亩三分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是随着沈家庄陆续建设养猪场、饲料场,以及农牧研究所、食品工业研究所、沈家庄医院、兽医站、罐头厂等工厂,工厂用地占用,加上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更少。
现如今只有人均拥有一亩九分地,也就意味着,仅仅依靠传统农业,沈家庄社员在农业方面的收入,最高是七百九十八块钱,也是农民收入的天花板。
所以,路顺风准备搞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以及反季节水果,如西瓜、哈密瓜、草莓等等。
反季节蔬菜和水果,需要等沈家庄超市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了自己方便快捷的运输系统,这也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
养猪、养鸡其实这些只是作为原料,沈家庄超市自己销售一部分,大部分是生产成罐头和火腿肠,无论是养猪、生产生物发酵饲料,还是养鸡、这其实都是有利可图的。
为什么沈家庄养猪场的规模无法再大规模扩张,是沈家庄没有饲料吗?还是没有场地?其实都不是,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
在没有选择的时候,大家争着抢着去养猪场工作,可问题是随着现在沈家庄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多的选择,大家都想去罐头厂和火腿肠厂,再不济也要去屠宰场,冷库工作,谁也不想去养猪场工作。
现在可以说,形势非常清楚,那就是沈家庄的发展到了瓶颈,就是因为人力太少。
好不容易以保卫队的名义吸引了四百二十名青年男女,这是最优质的劳动力。
更何况,用九十多万还可以换回来三百多名保安队的家属,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要说沈卫国他们这十几个,因为与路顺风、沈继武等人有仇,单纯地搞破坏,那么像其他沈家庄社员,跟着他们起哄,这就是愚蠢,又笨又蠢。
如何处理沈卫国等人,这还真不容易,怎么说呢,现在的生产队社员,还真像后世那些西方国家被宠坏的普通人,动不动就可以用法律的武器来告你,他们可不是廉价的劳动力,打工仔,而是大爷。
惹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处理不得。
路顺风看着眼下的社员都冷静下来,也慢慢地不生气了,路顺风从最开始的时候,打造一个类似于南街村,华西村的集体村,带领全村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可问题是,眼下这些社员,路顺风还真有些带不动了。
这就好像是掏心掏肺对一个女人好,恨不得把自己能够给她的一切,都给她,结果却换来的是一句SB。
路顺风似乎感觉眼前这一幕非常熟悉,自己仿佛就是那只肥猫。
不需要任何人驱赶,催促,他一直拼命地工作,想着解决生产队的各种问题,跑业务,求人情,拉关系,结果呢,路顺风只是想拉一下手,现实就给了他一耳光。
路顺风在反思,自己算什么?
沈家庄生产队的舔狗?
果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