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 第261章 罐头厂的大订单

第261章 罐头厂的大订单

第261章

当然,顾卫东也不知道路顺风会这样想他,其实他有这一层公开的关系,反而不方便干涉供销社的问题。

供销社与政府部门,有人家的行事准则和行事标准,不是一个体系内的人,根本就了解不到内部的秘密。

就像一个笑话里讲的那样,在老农民眼中想象中的皇帝是使用黄金打造的锄头,皇帝老儿吃的是用香油烙的大饼……

事实上,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顾卫东虽然可以找他姐夫私事特办,可问题的前提是,必须不违反供销社的组织规定,也不能让供销社的利益受到损失。

他能够帮忙光明罐头厂的,其实也只是抢一点时间,至少说,将来罐头厂如何发展,那就要看光明罐头厂自己的本事了。

毕竟,顾卫东不是光明罐头厂的厂长,他管辖下的工厂也不是只有光明罐头厂。

让路顺风误会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路顺风看过的一些东西,他的判断被影响了,就像某些官场小说写的内部斗争一样,很阴暗。

事实上,只有真正进入体制内,才知道根本就不那么回事。

路顺风可不管顾卫东和供销社怎么样,与供销社洽谈好以后,就开始准备合同,等合同准备好,这才派人前往省城签订。

只不过,让路顺风没有想到的是,他在报纸上公开报道,沈家庄罐头厂和火腿肠厂针对军人发放福利。

八月一日,建军节当天,沈家庄生产队超市店,解放路店、中山路店,工业路店等六家店,全部挂上巨大的横幅。

热烈庆祝建军五十一周年。

沈家庄超市在进门位置,全部贴上红纸,上面写着为了庆祝建军五十一周年,原价每听罐头两块四毛钱,军人可以凭军人证或退伍证直接购买四听。这直接等于让利每名军人五块七毛六。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其实还真没有人这样做过。不是不想做,而是供销社是国营的,工厂也是国营的,国家有针对军人以及退伍军人的安置政策。

像乘坐交通工具,因为在国营时代,所有军人或退伍军人都可以免费乘坐,直到私营以后,一些公交公司和客运公司才会不承认这项制度。

但问题是,还没有让军人享受四折购物的特例。

随着超市开始出现这种促销特价商品,很快就吸引了大量退伍军人进入超市购买罐头,放在后世,罐头受众有限。

可问题是,现在这可是奢侈品,走亲戚、瞧病人,这都是可以拿得出手的贵重物件,更何况,沈家庄的罐头采取的是货真价实的猪肉,还有鸡肉等制品,并没有水果罐头。

一时间,超市迎来大量的退伍军人购物,虽然其他商品并不打折,前来购买罐头的退伍军人,也会顺便着购买其他商品,这让沈家庄超市营业额直线上升。

虽然超市取得开门红,滨河县还好,超市购物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反而习惯前往供销社,让供销社不时地打电话催促沈家庄生产队。

现在供销社的货还真没开始,不少退伍军人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就过来询问,虽然沈家庄超市新货没有准备,各地的供销社也有一些存货。

在四折销售的情况下,很快就被销售一空。这时,供销社急了,天天都有人前来询问罐头的事情。

随着沈家庄罐头面向军人四折出售,在北方省境内,引起巨大的轰动,特别是新建的十几个罐头厂,他们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五味杂陈,因为沈家庄这个品牌对军人降价销售,其他品牌怎么办?

打价格战,先不说这些罐头厂跟光明罐头厂一样,大都没有正式投产,就算已经生产的罐头厂,他们的成本也高。根本就做不到沈家庄那种高效的生产方式。

整个罐头行业引来一片哀嚎。

沈家庄生产队为了增产三百万箱,不得不采取加班加点的方式,可问题是,供销社面临着众客户催促,不得不自己雇佣车队,等在沈家庄罐头厂门口,一旦生产的罐头产品完成,他们马上就要提货。

在八月四天,沈家庄罐头厂生产的第一罐头,共计五十万箱开始发货,运往各地供销社。

罐头刚刚到达,就被哄抢一空。

这个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形成了普遍现象。

哪怕运走了,依旧是门口等着装车的汽车。

路顺风看着罐头厂门口排着的车队,心里非常高兴:“这才算有点样子!”

就在这时,陈长河走过来道:“路主任,你有时间吗?”

“有!”

路顺风道:“天气太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