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 第259章 沈家庄的决心

第259章 沈家庄的决心

第259章

阳谋真正的可怕之处,就是你明明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却没有办法解决。

就像现在,供销社不是不销售沈家庄的罐头和火腿肠,他们现在销售,而且要求的订单量很大。

那么问题来了,大部分放在供销社销售的商品,都不是用现金结账,除非是老百姓个人卖给供销社的农副产品,比如鸡蛋、鸡、蔬菜,或者是少量的猪肉、羊肉等等。

只有农副产品才会现金当场结账。

供销社也称代销社,他们销售的任何产品,都不是用现金支付,而是打白条,销售后回款。

这种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其实问题不大,并不完全是弊端,因为当时产能少于需求,而且全国都是国营企业,哪怕是没有钱,也可以同样打白条进购原料,只是拖延一个年度的回款而已。

如果沈家庄生产队的罐头厂从别的生产队收购生猪,采购淀粉等原材料,也采取赊账的方式,那还真不担心这种销售方式,大不了就是你欠我,我欠你,年底回款算账。

可问题是,沈家庄罐头厂是面对的各生产队猪,各生产队全指望着卖猪可以换钱,改善生活呢。

沈家庄拿不出钱,他们自然不会卖给沈家庄,而是卖给屠宰场,或者是光明罐头厂,总之,其他生产队如果拿不到钱,他们宁愿自己杀掉养的猪吃肉,也不会卖给沈家庄。

正是因为这种模式,让生产化肥厂苦不堪言,化肥的产品提高,不少化肥厂都陷入了经营困难的地步。

九六年国家这才取消了供销社化肥和种子的专营权,为了推广化肥,不少化肥经销商是用现金进货,然后赊欠给农民使用,等庄稼收获之后,再还掉花费的账。

这样一来,在短短几年之内,中国粮食亩产量直线提高。

路顺风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坑,如果上当,就会掉在坑里。

如果不想上当,那人家供销社也有话说,你们不愿意卖给我们产品,我们自然无法销售。

事实上,路顺风当初以为,凭顾卫东与郭盛林的关系,他至少可以影响北方省全省的供销社,到时候,他们会掐断沈家庄销售的渠道。

徐明顺认为,路顺风是想多了,根本就不用担心。

起初,路顺风还不明白,后来他明白了,沈家庄生产队的罐头厂是隶属于滨河县的集体企业,而光明罐头厂则隶属于东城区的集体企业。

东城区也好,滨河县也罢,他们两个单位都有一个共同的婆婆,那就是瀚海市政府。

对于瀚海市政府来说,滨河县也好,东城区也罢,手心手背都是肉,全省十几家新建的罐头厂,那才是外敌,沈家庄罐头和光明罐头厂内斗的话,只会各打五十大板。

沈继武进来,不解地望着路顺风道:“怎么了?”

“出大事了!”

路顺风将供销社突然订货的事情告诉沈继武。

沈继武疑惑地问道:“不就是一千多吨吗?咱们加加班,生产得出来,交给他们不就行了吗?”

“可是咱们这不是电子产品,也不是工业产品,这是副食品,有保质期的!”

沈继武听到这话,顿时想起供销社会打折处理一些糕点,饼干等食品,降价销售,那样就可以吸引百姓购买。

如果,不是如果,事实上供销社为什么一口气要下这么多的订单,就是为了拖延时间,等罐头的保质期快到了,要么沈家庄把罐头拉回去,自己处理,要么就是降价处理。

这样一来,沈家庄别说赚钱,肯定会亏死。

沈继武道:“这么说,咱们就没有办法了?”

“没有!”

路顺风苦笑道:“除非咱们放弃北方省城的市场,把这一块市场让给光明罐头厂!”

沈继武摇摇头道:“那咱们就当这一千多吨罐头!”

路顺风苦笑道:“你不会以为,他们胃口这么小,只要一千多吨吧?我敢肯定,咱们只要交了第一批货,马上他们就会下第一批订单,很可能会翻倍,他们这是想耗尽咱们生产队的所有资金!”

沈继武道:“咱们现在有钱?”

“下半年,咱们的初中部要开学,医院要运行,要购买医疗器械,要采购药品,食品工业研究所也要运行,省城大学那边至少会过来两三百人,到处都需要钱!”

路顺风苦笑道:“光明罐头厂说不定会生产出来第一批罐头,他们也会参加广交会,到时候才是刺刀见红!”

“你是怕他们降价?”

“他们肯定会降价!”

沈继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