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夏收工作对于沈家庄生产队来说,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毕竟拥有十四台拖拉机,仅仅一天半时间,就可以把所有冬小麦收割完毕,唯一复杂点的是玉米。
现在沈家庄拥有的谷物收割机是没有办法收玉米的,只能采取原始的方式收玉米。
对于谷物联合收割机方面,我国并不存在与国外技术的代差,至少在八〇年代的时候,就已经生产了十几种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唯一的问题是,现在国内缺乏收割机的市场。
最主要的原因是没钱,就像在夏收之后,沈家庄生产队周围的生产队,明明没有收割完毕,沈家庄生产队的拖拉机不需要用钱,只需要支付柴油,可问题是,他们依旧不舍得用。
这是非常残酷的现实,就像后世,有些人明明知道在公司附近买房住或租房子住更节省时间,可承担不起高昂的房租,不少在京务工人员,不得不在燕郊或涿州附近居住,每天承受着两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
说穿了都是因为成本问题,国家联合收割机和玉米收获机,也是因为没有市场,在九零年代中后期才真正发展起来。
随着最后一颗玉米被砍倒在地上,社员们发出欢呼声。
路顺风拿起话筒,在广播里通知道:“全体社员请注意,吃过晚饭,八点整准时在大队部门口召开全体社员会议!”
因为路顺风说的是社员,在职的大学生,以及外来的临时工们都不用参加这个会议。
本来沈家庄举行会议可以在沈家庄小学的大礼堂,如果室外会议可以放在体育场,沈家庄小学没有标准的体育场,随着初中部和技校部的建立,沈家庄小学也有了自己的体育场。
不过,初中需要在九月份才能投入使用,技术学校也是同样的时间。
等晚上八点,几乎所有社员都来到大队部外面的空地上,路顺风看着社员到得差不多了,就拿起话筒道:“社员同志们,今天召开会议,主要是说一说咱们生产队的工作安排问题,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随着村里的产业不断地增多,岗位也出现了变化,虽然说劳动不分贵贱,但工作却有轻有重,多少会有差别,想必这段时间,大家心里也有想法!”
路顺风这话说完,下面的人就议论开了。
要说这段时间社员没有想法,这是不可能的,现阶段,沈家庄生产队就出现十个厂长级别的管理岗位,虽然说,厂长责任大,需要做的事很多,可问题是,在普通职工和社员眼中,厂长就是一个随便走走,转转的轻闲工作。
除了这个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技术岗位,比如说兽医站这边,每天晚上都有人值班,值班的话也是在办公室里看看书,或者直接睡觉,偏偏这些活不像搬砖,能够一眼看出来有没有问题。
对于这些技术岗位的工作来说,最好的是他们什么都不做,这代表着正常,如果真让兽医站、沼气站、沼气发电站的技术工人每天忙得脚不沾地,那就说明管理上有巨大的问题。
路顺风非常清楚,生产队的问题看似不大,但是却非常繁杂。一旦涉及社员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得处理好,一个不慎,就可能引起相当尖锐的对立矛盾。
尤其是现在沈家庄生产队的情况更为复杂,不仅仅有本生产队的社员,还有像蒋文丽、孙兴旺、孙春雷这样的洛城过来的人员,更为关键是,现在生产队多了很多临时工和大学生。
他们分属不同的阵营,一旦造成矛盾对立后果非常严重,因为沈家庄生产队的人拿着枪呢。
避免矛盾的最好办法,那就是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拆开了揉碎了,讲明白,说清楚,把规矩立好,所有人按照规矩办事。
路顺风接着道:“活轻活重不同,大家都想干轻活,拿高工分,这是人性,也是必需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谁都想干轻活,那重活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因为活重,就不干吧?”
沈继武道:“想干轻活,要看有没有这个本事,我的活轻,谁想干,站出来!”
张传文道:“我的活也不重,就是算算账,从成为沈家庄生产队会计到现,共计十七年,我算的账从来没有出过错,没有给社员多发一分钱,也没有给任何人少发一分钱,谁有本事干好我这一摊子活,我愿意让贤!”
“沈主任,传文同志,大家不要激动,我们现在是商量着该怎么办,社员们有意见,这很正常!”
路顺风指了指站在最前面的社员问道:“沈放心同志,你说过你的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沼气发电站那儿的活轻松,你能干吗?”
沈放心很想说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