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路顺风望着路学习道:“你只是许庄生产队的分队长,你能决定秋粮种什么吗?”
生产队管辖内的各生产分队长,权力其实并没有多大,需要种什么,干什么,这基本是支书和大队长说了算。生产队分队长只是带领本分队的社员参加劳动。
在生产任务方面没有话语权。
路学习道:“我们跟生产队打了申请,并且按了手印,如果玉米歉收或者绝收,跟生产队无关,我们路庄生产分队自己承担,就算是全生产分队的社员饿死,也跟他们没有关系!”
路顺风小时候记事起,村主任就变成了纪顺德,直到后来纪顺德退下来,换成了单传红。
相较而言,许庄生产队与沈家庄生产队不太一样,这个生产队是由四个主要姓氏组成,分别是许姓、纪姓、路姓和王姓组成。四姓之中,差别都不大,所以内部非常不团结。
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政,互不来往。
其实路庄生产分队想要种这种新式玉米的时候,许庄生产队领导班子并不同意,双方意见不统一,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路学习组织路庄生产分队的社员签字,向生产队正式承诺,一旦有任何后果,他们自己承担。
许生产大队这才勉强同意,其实路庄生产分队也是没有办法,毕竟他们的地少,粮食产量也不多,正常情况下,加上粗粮,人均粮食勉强有三百多斤,别说富裕,连饭都吃不饱。
成年人倒是习惯性的吃苦,可是孩子们实在受不了。
路庄生产分队实在太穷了,为了搞点收入,他们宁愿拉着麦秸秆走一百多里地,事实上一车麦秸杆仅仅多卖六块钱。
在路顺风向他们路庄提出合作方案的时候,路庄生产队的社员都分析了具体的原因,这种新式玉米有一定的风险,新玉米一旦绝收,沈家庄还能看着他们饿死不成?
如果是沈家庄生产队是一个贫穷的生产队,那么路庄生产分队肯定不接这个活,哪怕穷死也不这么干。
可是沈家庄却是全省有名的富裕生产队,就算万一绝收了,那还可以找沈家庄借点粮食熬过难关。
在生产队里的老年人看来,沈家庄现在富裕了,他们肯定会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一次合作,看着风险很大,实际上风险并不大。
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路振国是路顺风后世的父亲,路庄是路顺风后世的亲族,他才不会管路庄生产分队的问题。
路顺风问道:“你们生产分队准备种多少亩新玉米?”
路顺风其实知道许庄生产大队的耕地其实并没有沈家庄多,当然人口也不如沈家庄生产队。
路庄只有八九百亩地,人均不到两亩,现在有可能会多一些,但是具体多少,路顺风还真不太清楚。
路学习道:“我们准备种八百亩!”
路顺风问道:“你们生产分队到底有多少地?”
“九百二十二亩!”
路学习道:“我们准备留一百多亩种红薯!”
“我建议你们最好不要种红薯了,全部种玉米!”
“万一……那我们吃什么?”
路顺风道:“你们也不用担心没有种红薯,社员没有粮食可以吃,到时候,我们生产队会采购大量的细粮和细粮,你们可以拿玉米跟我们兑换,甚至你们种的所有玉米,也不用拿出交任务粮,我们把你们所有的玉米全部收购!”
“收购?”
“没错,你们不用担心价格的问题,我们每斤可以比市价多出三分钱!”
路顺风知道沈玉一号的实验效果不理想,也不知道环境原因,还是气候原因,总之这一次的玉米杂交并不成功。
路顺风只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把新玉米种子拿出来,只是非常可惜,路顺风的空间里并没有优质的小麦种子,只有面粉和大米。
路学习倒没有回答路顺风的话,而是将目光落在路振华身上。
路顺风知道他后世的大伯路振华是有文化的人,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却是高中毕业以后参军,当了五年汽车兵,退伍以后分配到滨河县运输大队工作。
果然在路振华冲路学习点头之后,路学习这才道:“那我们路庄就拼了,不成功的话……”
“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们饿着!”
路顺风知道这些种子是良种,哪怕路庄没有化肥和农药,产量也不会太低,如果施上相应的化肥,那产量绝对可以超过一千公斤。
一旦超过一千公斤的产量,路庄所有的百姓就可以吃上饱饭,毕竟地少,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