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 第221章 消费定位

第221章 消费定位

威为小组长的第六小组,负责客户服务。

由于超市还没有营业,他们先集体商议各部门的管理规定,大学生们思维方式和眼界是不同的,虽然他们对超市这种全新的东西没有概念,他们愿意学习,愿意利用手中的人脉去学习。

在路顺风的指导下,沈家庄超市很快就进入了正式营业阶段。

1982年3月6日,也是农历二月十一日,沈家庄生产队正式开展试营业,从早上八点,随着十万响的鞭炮轰鸣声结束,沈家庄生产队超市正式营业。

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沈家庄生产队花巨资两百元,聘请一个戏班子在沈家庄生产队超市外面的空地上,搭戏棚唱戏。

哪怕不为了买东西,现在缺乏娱乐活动,王集公社十里八村的社员几千人都来到沈家庄生产队。

当然,有的人也是好奇的心思来到这座超市里。

不过看的人虽然多,购买的人并不多。

沈继武看着都快中午了,三名收银员那里依旧没有收到多少现金,心中有些着急地道:“这也不行啊!”

“先看看,别着急!”

路顺风知道想让大家接受一件新鲜事物,其实并不容易,一个超市的经营场所,跟周围的消费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果把那个最贵的超市开在乡下,估计肯定没有人问津,路顺风把沈家庄超市开在沈家庄,那是因为沈家庄是王集公社,也是滨河县消费能力最强的一个生产队。

同时沈家庄的消费能力,可比县城要高得太多了。

沈继武道:“一个上午,卖了不到一百块钱,岂不是要亏死?”

路顺风笑道:“要不咱们打个赌?”

沈继武摇摇头道:“不给你打赌,我是说,咱们的这个超市定价太贵了,别人白菜卖三分钱一斤,你非要卖五分,别人的大前门卖三毛,你非要卖三毛二,什么东西都贵,你这太黑了吧?”

“这不一样!”

路顺风道:“你向市场上买菜,谁给你洗好?咱们这里的蔬菜水果都是洗好的,直接可以拿去食用,在咱们这里买猪肉,可以想切猪肉丝,就切成猪肉丝,想切片就切片,难道不需要人工费用吗?”

超市的东西比市场上的东西,这是正常的,人工成本在那里放着,路顺风其实也没有办法。

其实不仅仅是沈继武担心超市的生意不好,事实上,在超市里实习的大学生们,同样也焦虑起来。

超市里有很多试吃的东西,比如卤猪、猪头肉等,还有火腿肠切片,试吃、试用的人不少,可是直接花钱买的人真不多。

一天下来,沈家庄超市开门营业遇到爆冷,虽然捧人场的不少,可问题是,真正购买的人却不多。

到了晚上,宋瑞莲盘点营业额,她哭丧着脸道:“今天收入不到四百块,比咱们供销点还少!”

“有多少?”

“三百八十七块五毛六分钱!”

“不急,慢慢会好的!”

一时间,沈家庄超市成了一个笑话,也成了十里八村人们的谈资,其实沈家庄的暴富,引来周围各生产队的眼红和嫉妒,他们巴不得沈家庄倒霉。

八〇年代的舆论传播速度没有后世那么快,可是依旧慢慢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沈家庄的路顺风犯了傻,出了一个昏招。

路顺风家,沈小妹小心翼翼地将路顺风的外套拿过来:“你别有压力!”

“什么?”

“就是那个超市!”

沈小妹担心周围的风言风语传到路顺风的耳朵里,可是这几天以来,路顺风一直表现得非常平静。

这更让沈小妹担心。

路顺风无论是搞饲料,还是扩大养猪场、建罐头厂都取得了成功,唯一没有成功的就是这个超市。

这就像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突然间打了败仗,沈小妹非常担心路顺风内心里会承受不住这个打击。

路顺风道:“你想多了,我没事,谁说超市不能成功?”

沈小妹感觉路顺风似乎魔怔了,明明听说超市的生意根本就好,因为东西太贵,根本就没有人来买?

超市试营业的第十天,也就是三月十六日,这天超市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机,可能舆论发酵时间到了。

沈家庄超市不再变得门可罗雀,反而停满了自行车,足足一两百辆。

路顺风看到这一幕,这才松了口气。

任何时代,都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