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海平线的末日挣扎 > 第672章 荣克后传(4)

第672章 荣克后传(4)

。咱们一直不也是这么干的吗?普通人才,出点事故,我也模拟过了,不会出什么大事,顶多死个百十人而已,也总比泄密来的好。”

这不还是原地踏步走吗?如果学习完整的埃德蒙荣克理论,教育的准确性是有保障了。可危险性也太大了点,搞天才班只需要盯着一百多个天才。搞全民教育,就是要盯着所有人避免他们泄密。就算退一万步说,大家都是圣人,没人愿意搞破坏更没有人泄密,钱呢?教书的人呢?更重要的是,时间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吧,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的时候,用原地踏步的方法,让大家觉得“荣克爷爷显灵”也不错。

我重重的叹了口气,示意他们两个我明白了。而后就在林卫华那份名为,《关于尽快在大学理工科院系,引入爱因斯坦相关论述之申请》的报告上,熟练地写出了——“因特定人物之历史局限性,故暂缓计划落实。”

Θ-18今天接替金巧巧,负责我的日常事务安排。她刚一走进来就看了看荣克文集草稿内容,无奈的叹了口气。\鸿-特¨晓`税′惘_ *醉′新?璋?结\庚_薪·筷-笑着将手搭在我肩膀上小声询问道:“怎么了?你怎么看起来没精打采的。”

“能有精神就见鬼了,根据教廷的枢机团秘档记载,埃德蒙·荣克那个家伙。活了将近三百八十年。”说到这里,我就将一份涉密程度不那么高的文件丢在桌上,让她自己去看,然后我就一边揉着眉心,一边念叨着,“你看看刚才胡宁拿来的档案,无论是素描画,还有银版摄影法和蛋白印相法的老照片似乎都表示那个家伙的寿命,非常漫长。”

Θ-18今天看了一部电视剧,所以突发奇想的将自己容貌,定格在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家庭剧里“好媳妇”的形象。上身是浅色菠萝纹针织衫,下身也是一条白色长裤,裤子的下摆居然还有些微微的喇叭口。

纸张和胶片在她的指尖,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淡粉色的纯彩,以及那21世纪初的玫瑰花味沐浴乳的复古芬芳,让我一度觉得有些恍惚。

不过她还是很快看完了,那几十页的文件,将它们整理好,放在桌面后。她理了一下语言,然后耐心分析道:“现在埃德蒙荣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超长的寿命让他的研究变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体制。虽然和其他理论偶尔可以互相验证。但是交集不足。可偏偏就是他的研究更接近于真相。你很担心不解释这种理论的特殊原因,就会颠覆科学史。可是解释了他相对永生这个现实就要面对无休止的对于永生合理性的解释。甚至让更多人看到伪永生的可能性和正义性,影响全球猎巫的合法性对吗?”

我捏着钢笔,笔尖在“暂缓计划落实”的批示上洇开墨点,像极了荣克手稿里那些被涂黑的“三雅”残迹。窗外的积雪压弯了香樟树的枝桠,量子屏障的幽蓝在雪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恍若末世前在金陵大学实验室,第一次看见希格斯玻色子轨迹时的错觉——明明捕捉到了关键证据,却永远无法拼凑出全貌。

“主人,”Θ-18的指尖划过我紧绷的肩颈,复古针织衫的菠萝纹蹭得皮肤发痒,“张亚洲的密信。”她递来的加密信封上,火漆印着半枚破碎的克莱因瓶,那是“光子与引力子学会”的暗码。我撕开封口,信纸边缘的烫金纹路在台灯下显形,是荣克手稿里反复出现的“维度膜振动公式”。

看着这些违反“常识”的公式,我才明白所谓的荣克第三定律简化版基本就是对20世纪初的那位科学家最大的玩笑。这些东西虽然违反常识,但又说不上一眼假,反而让我本能的倒吸一口凉气。这感觉就像是我大学一年级时听说“姆潘巴效应”和“逆姆潘巴效应”那样想要抽自己一巴掌,确认自己还醒着。

我试探着将公式递给Θ-18,她这个四维生物,笑着点了点头,放松后的她又恢复了那种怪异的叠加态,我能清楚的感觉到她身体开始出现一种“凝固的流动”,这并不是说她像是沥青滴漏那样很久很久才会有变化,更不是像电视机噪点那样快速而不稳定。她的状态处于“运动和变化”与“永恒的凝固”中的叠加态。

这种感觉既有黑美人的黑珍珠那样光亮油滑的质感,又有皮膜薄得近乎透明的感觉,它并不像是数学中的交集,更不是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她缓缓开口,“其他科学家身处三维空间,对四维空间的摸索处于荒诞的设想也很正常。也很容易陷入对四维空间纯数学推导的谬误也很正常。”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胸脯抵在我的后颈。而后接过我递来的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