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明明有那么多闺秀,他为什么非盯着孟三姑娘不放?
他们能有多深厚的感情啊?
孟家去年才入京的,表弟此前又不能常出宫,他们……
廖起宗灵光一闪,是了,或许该从源头找一找原因。
“阿凤,你到底是怎么认识她的?”
溜出宫遇到孟清泠的事可以糊弄下年纪小的妹妹,但廖起宗多半不信,谢琢道:“你不必知道。”
“……”
“表哥,你帮我,我会记得这份恩情的,”谢琢拿起酒壶替他又倒了一杯酒,“当然,如果你为难,我也不会逼你,我自己想别的法子。”
他能有什么别的法子?
总不至于要亲自去一趟孟家吧?
如果孟家人都知道了这件事的话,那比让他请过来还要糟糕!
廖起宗端起酒一饮而尽:“行,我答应你,我让阿芝去请,不过,不能单单只请孟三姑娘吧?孟家人肯定要怀疑。”
“那就请三位。”
请三位来的话,他必然不能单独跟孟三姑娘见面了,只是打个照面看一看,应没什么。
怕就怕二人单独相处,感情越来越浓,傻表弟更是无法自拔了!
廖起宗略微放心。
而谢绎此时正骑马行过踊路街。
他身旁有一顶软轿与之并行。
轿帘半开,露出十七岁少女端庄明丽的侧脸。
袁长瑜本不想私下与谢绎接触,但此前谢琢立功,叫她不太高兴,幸好谢绎很快也立功了,并且得了天子赏赐,便应邀出来一见。
“这些日辛苦二殿下了。”她轻声道。
谢绎初见袁长瑜时便喜欢上了她,脸上不自觉带着笑:“谈不上辛苦,只是涉及的官员多,才花了些时间。”
听着像解释。
袁长瑜嘴角一翘:“我相信二殿下。”
相信什么,谢绎自然清楚。
这世上,能配得上他的姑娘只有袁长瑜,而袁长瑜能看上的男人,也只可能是他。
他们注定是要站在最高处的。
“阿瑜,你会陪我走到最后吧?”
凭他的资质,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袁长瑜低低“嗯”了声,然后让轿夫掉头。
“还没说几句话。”谢绎颇为不舍。
袁长瑜却没停留。
轻易得到的,从来都不会被珍惜,她当然不会过多表示的。
那顶轿子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谢绎盯着看了会儿,恼恨起太后来,他非长孙,终身大事得排在谢琢之后,可太后挑来拣去,到现在都没替谢琢定下,也不知还要拖多久,简直是在耽误他。
可他去求父皇赐婚也不合适,好似过于着急要跟袁家结亲。
他缓缓吐出一口闷气,策马奔向皇宫。
其实太后已经有合意的人选了。
等到谢琢不太忙的时候,她便将他请入寿康宫。
“最近在兵部如何?”她关切地问。
“一切顺利。”谢琢并不多言。
“那就好,”太后笑眯眯道,“阿凤,我已经选好我的长孙儿媳了。”
谢琢暗道不妙。
凭孟清泠今世的表现,太后一定没看上她,那这“长孙儿媳”自是别人。
“您怎么突然就选好了?不会太仓促吗?”
“不仓促,这位姑娘不止八字与你相配,性子也沉稳可靠,家世么,比不上袁家,俞家,可也不算差,”太后笑了笑,“她叫郑梅英。”
谢琢:“……”
那是工部左侍郎陈知慎前世的妻子,二人十分恩爱。
他沉默会,劝说太后:“皇祖母,我在您小生辰那日见过郑姑娘,我觉得她与我并不般配。”
太后惊讶:“哪里不般配了?阿凤,郑姑娘蕙质兰心,稳重娴静,人很聪明,听闻在家中也常帮着郑夫人管家,最合适当皇子妃了,怎会不般配?”
“皇祖母,我说得不般配,是我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我,所以孙儿只能求您收回成命。”
太后就笑了:“傻孩子,哪有见一面就知道喜不喜欢的?这样的姑娘,等相处久了你就知道好处了,阿凤,你得相信我的眼光!”
祖母的眼光是不错,不然当初不会选孟清泠,谢琢觉得,郑梅英肯定也是个极好的姑娘。
可她是陈知慎的妻,再说,就算不是,他也不能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