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不是猜测,而是现实,谁不想自己手下都是自己人?都是自己人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t^a+y′u¢e/d_u·.·c/o-m-
当然不可能都是自己人,还是需要吸纳一部分人,也就给了那些人换墙头的机会,只是往往不会马上被重视。
因此姜大将军下台后,那些将领门就要另外找门路,毕竟他们就算是不想更进一步,可要是在别人手下干活,却不能被信任的话,未来的日子可就难了。
哎!姜大将军怎么就昏迷不醒呐?换了领头羊就是麻烦事,有可能需要搞什么投名状,就算是没有投名状,也要重新熟悉一个上司,真的很麻烦!
甚至有可能会走不少弯路,真的是有些难为,想到这里将领心里烦,只因为他们感觉到前途不定。
有这么想的将领,自然也有将领打算静观其变,只因为他们活得更加清醒,知道这种情况就是去投奔另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为对方的心腹,以后最危险的事情都是顶上去,怎么看都是属于后娘养的。
还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等着自家孩子有机会离开边城,到一个好地方生活。
这么一想,有人开始准备后路,要知道作为武将往往会死在战场之上,他们自己死了也就罢了,但怎么也要自己的孩子活得更高一些。
武将里最聪明的人知道,姜大将军的倒下,最终会导致整个边城武将们的洗牌,这是必然的事情。,6?1+看+书?网′ \首!发,
还要一些人早就有所准备,毕竟姜大将军早晚会退下来,武将们知道,但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大部分将领心里有些不舒服,只因为姜大将军这个人做人很实诚,只要求老老实实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其他的都不需要管,算是事情特别少。
要是换个边关统帅,只怕和姜大将军的性子不一样,等于他们又要开始摸索新统领的性子。
新来的人再好也好不过姜大将军,只因为姜大将军很公正,接手的人就不一定,甚至可能需要送礼才能被人看一眼,将来的前途不定,他们怎么不着急?
想到之前的交情,再加上姜浩是从京城回来,纷纷在姜浩回来后来看昏迷中的姜大将军,顺便想要问问姜浩的意见。
姜浩自然不可能和将领们拉关系,而是一本正经说话,更加不可能透露姜家的内幕,更不会说出自己的打算。
只因为他明白皇帝反感姜大将军的军功,想办法算计姜家,即使姜大将军已经倒下,也不等于皇帝会完全可以放心,谁知道皇帝会不会想要落井下石?
又怎么能够确定这些将领不会为了自己而把今天的话透出去?这时候从姜家人就要谨言慎行,而不是什么话都敢说,不然倒霉的绝对是姜家人。¢0·0*小+说\网` ¢更¨新?最+全+
因此他就说一堆关于皇帝的假大空的好话,底下的将领们能够听懂的自然明白不怎么太好,没有什么坏心眼的已经决定找机会跑路,有心机的则想着怎么更进一步。
姜浩完全不给这种人机会,就告诉他们,自己代父亲上了请辞的奏折,父亲这些年兢兢业业,十分辛苦,如今突然间昏迷不醒,自然不能接着带着大家抵抗外敌,作为儿子就代父亲请辞,希望大家以后要好好跟着新来的统帅。
整个过程中的姜浩表现十分到位,言谈举止十分正常,面容还是稚嫩,甚至还有几分憔悴,但整个人看上去很有条理性,完全没有惊慌失措的感觉,也没有想要和其他将领拉拢关系。
这时候拉关系做什么?如果对方是好人,自然记得交情,如果是恶人,只会在后来千方百计算计,因此姜浩直接是完全不拉拢。
就这么姜浩嘴巴里只有皇恩浩荡,没有什么抱怨,说以后有可能见不到面,希望大家活得好好的,其他的话语就没有说。
让诸多将领们出来后有些心里难受,毕竟在姜大将军手下干活真的很不错,战功都是个人的,没有人可以冒领。
因此将领们大都对姜大将军很有好感,要是换个人来就很难说,有可能出现吃空饷,抢占军功的情况。
姜大将军统领北方的军队,这些年就一直没有这种情况,因此边军的日子真的很不错,可要是换个人来当统领就难说。
但到了这时候,再笨的人也知道姜大将军一定会走,因此纷纷告辞,有人愁眉苦脸,也有人想着打听一下皇帝会派哪一个人来。
怎么也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而且姜家只怕还有不少事情需要去做,也就没有多少时间,因此他们才会接连告辞。
姜浩也没有挽留那些将领,未来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而他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