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 第595章 报复在不经意间到来

第595章 报复在不经意间到来

的东西。

“一家企业,能成为地方上的纳税大户固然重要,但是依旧比不上能帮地方上解决困难的企业。”

姜远山如是说:“同样都是做贡献,你自己体会里面的区别。”

这还用体会吗?

罗阳当即就了然。

“爸,你以前不是教导我,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和政府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现在为什么又这样说,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姜帆听在耳中,感到有些迷惑。

“帆帆,爸说的并不矛盾。”

罗阳解释道:“解决困难也可以靠着商业手段来实现,比如一家规模企业比较强势,完全可以要求产业链下游企业来身边建厂,不用耗费政府资源的情况下,一样能为地方上带来税收和就业.”

“是这样吗?”

姜帆总觉得这个解释有点牵强。

“罗阳的比喻比较片面,但是论断没有错。”

姜远山补充道:“就拿烂尾项目来说,有的人会热衷于使用资源来实现收购,那叫占政府便宜,这种时候才难以保持距离,但是烂尾项目一样可以用商业手段来实现收购,那就可以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实现双赢。”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扭头看了罗阳一眼。

“真要说起来,其实双峰镇那个项目就是最好的典型。”

说这番话的时候,姜远山相当的感慨。

因为这件事,唐海林在人前人后提及了不少次,每次说起的时候,都要夸赞罗阳几句,作为罗阳的岳父,他也是相当的有面子。

“爸,快说给我听听。”

听到这件事和罗阳有关,姜帆更感兴趣了。“因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阳市小化工企业纷纷外迁,导致很多厂房被遗弃,浪费了不少工业用地.”

姜远山笑着道:“罗阳利用自己的商业能力,引进了国泰工业地产,在不需要地方政府拿出一分钱的情况下,非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为地方上带来经济效益和税收,这就是用商业手段为政府解决困难的案例”

姜帆只是知道这个项目的存在,但是并不清楚其前因后果。

听完解释以后,加上前面的分析,这才完全明白过来。

“商业活动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权力变现的资源,那就必须要接触权力才行,这是薅羊毛行为;单纯的使用商业手段来达成目标,那就是释放权力下面的资源,这是双赢手段。”

罗阳在一旁组织好语言,注释了姜远山刚才说的内容。

三个人在车里一路聊到西蜀镇。

阳光文旅的负责人黄志宏、负责拆迁的乔世安,提前接到了电话,已经在文旅项目所在地等着了。

至于副总董大伟,这会儿正在市里帮罗阳忙周六乔迁的准备工作。

一圈逛下来之后,众人来到一幢改成临时项目部的民房里。

“我在村口看到了告示牌,现在民房拆迁已经全部完成了?”

这趟不是正式的工作巡视,也不用搞成会议形式,大家只是对着投放出来的无人机航拍图进行简单的讨论。

“房子的拆迁工作相当顺利。”

乔世安开年后从双峰镇调过来,负责这个项目的拆迁工作:“这还要感谢阳光文旅拿出来的拆迁政策,因为不涉及货币补偿,也不涉及异地分房,就近集中安置这一套方案让动员工作变得容易很多”

“小姨夫,推进顺利的就不用说了,讲一讲遇到的困难吧。”

罗阳指了指航拍图上标注苗木的区域:“这一块涉及货币补偿,还涉及苗木清点,苗木价值核定.搞定难度应该不小。”

“是遇到了一点困难。”

乔世安实话实说道:“之前考虑过两种模式,一种是按照评估价的70%进行赔偿,苗木允许主户自行处理,即便折半出售,对于主户来说也是合算的,但是这种方案也有弊端,拆迁时间会受到苗木处理速度影响”

“另一种方案呢?”

罗阳一边问的同时一边回忆,寻找相似案例。

“另一种就是直接按照苗木评估价进行赔偿,苗木处理由我们拆迁办来处理,使用这种方案的时候,评估价就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谈判进度快不起来。”

乔世安说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咂嘴:“有时候真的得佩服那些苗圃主,正常情况下,苗木种植都有密度要求,但是在半年前就捕风捉影到拆迁信息的他们,在自己苗圃里种植下了超密度的苗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