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彦与铁铮说了他有一个大哥在荆湘王身边当差之事,又说了些铁铮日后到了县城可来谢府找他之类的话。
言下之意,他这次为铁铮的释放是出了不少力的,也说了他很看好铁铮。
至此,铁铮更加确信了那吴立对谢彦果然有所忌惮。
他也抓住机会,赶紧与谢彦套近乎,说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的。
二人相谈甚欢。
吴立在一旁都有点佩服铁铮了。
待谢彦与铁铮聊完,吴立亲自让开身位,当场释放铁铮。
谢彦与铁铮同行,一起从监牢之中走了出来。
不久,铁铮见到刘平和武顺正朝着他走了过来。
铁铮告诉谢彦,那是他的两名护卫过来接他了。
谢彦这才与铁铮告辞,他还要催促吴立尽早抓获那采花恶人。
…………
这几天,刘平和武顺没少受罪,但他们始终咬定铁铮不是采花贼,也没有招供和画押。
好在他们没有像铁铮一样受刑,总算挺过来了。
时间已到下午未时,刘平和武顺二人搀扶着铁铮从县衙走了出来。
刚走到县衙门口,就见到有三个衙役把他们的马车也送过来了。
那马车的车厢底下原本就放有武器的,铁铮检查了一下,发现都还在。
令铁铮意外的是,那衙役连之前他们带过来的包袱等都一并给了他们。
此外,一个衙役竟还给他们带来了一些烧饼和几个火把。
“铁公子,这是吴大人特意让小的交给你的,时间不早了,估计你们今天就要回去,这几个烧饼也能填填肚子,这些火把是为你们赶夜路准备的。”
县令这么好?还给自己送烧饼和火把?
铁铮有些怀疑这烧饼上是不是有毒。
不过仔细一想还是觉得不可能,因为他是谢彦接出来的,一旦铁铮在县衙出了事,肯定会得罪了谢彦。
而谢彦当着吴立的面表达了他愿意与铁铮交好的意愿。
于是铁铮对三人道了一声谢,接过烧饼就上了马车。
铁铮的屁股挨了四十大板,这会儿虽然已经开始结疤了,但还是有些行动不便。
刘平见铁铮这个样子,商量着说道:
“少爷,要不我们还是先在客栈住一晚再走?”
这话一说,那三个衙役显然就有点急了。
铁铮并没有注意到那三人的神色,摆了摆手,说道:
“不行,出了这么大的事,家里人一定都着急得不行,越早回去越好。这三位官爷给我们准备了火把,我们不能耽误,乘夜也要赶回去。”
武顺提醒道:
“少爷,这么远的路,你又受了伤,还只有我们两人护卫,太晚了,路上只怕不安全啊!”
“没事,虽然我的屁股受了伤,但人还是能动的。再说,只有一驾马车,那些劫道的强盗也不会在意的。”
听铁铮这样一说,那三个衙役显然轻松了一些,其中一人连忙接话道:
“铁公子说得对,你们不能耽误了,得尽早回去……”
铁铮上了马车,可他的屁股还受着伤不能坐,只能蹲在马车里。
刘平见到铁铮这样蹲在马车里也不是办法,便提议先去县城里买一袋棉花垫着,这样回去铁铮也不用那么受罪了。
谁知刘平刚提出这个建议来,一个衙役立即对他们说道:
“三位,吴大人交待过了,你们但凡有什么需要在县城置办的东西,都要小的给你们买过来,你们要买多少棉花,跟小的说一声便是。”
铁铮总感觉这三个衙役对他们也太热情了,现在的官爷都这么好了吗?
难道是吴县令想以这样一种方法补偿自己,让自己不要记恨于他?
铁铮也就没多想了,既然他们愿意帮忙,那就不客气了。
一个衙役立即骑着马上街去了,而另外两个衙役却一直都在这里陪着他们三人,说是吴大人交代了他们,必须将他送出县城之后,他们才算完成了任务。
铁铮也就由着他们了。
这会儿,三人早已饥肠辘辘,趁着等那个衙役去买棉花的空闲,三人就都将那些烧饼给吃完了。
不一会,之前的衙役便买来了一袋棉花。
将那棉花垫在铁铮的屁股下面后,铁铮总算能坐在马车里了。
终于要回家了,这几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