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田村,铁家。
文氏收到了消息,大儿子铁铮刚到县城就陷入了一场官司之中,四人一起去县城,却只有管家汪诚一人于次日下午回来了。
收到消息的文氏,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
她知道儿子一定是被冤枉的。
但采花贼的罪名也太难听了,就算以后可以证明铁铮是被冤枉的,这名声一旦传出去了,对铁铮的影响也太大了。
考虑到这一点,文氏马上明白了首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要求铁家所有人先封锁消息。
吩咐完这事之后,她强忍着心中的焦虑,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着应对的办法。
安邑县出现了采花贼的消息,她在长田村也早有听闻,铁铮这么多年都很少去县城,他怎么就可能是那个采花贼呢?
冷静下来的文氏,还是决定先与汪诚讨论一下该怎么营救铁铮。
“管家,我是不相信我家铮儿是什么采花贼的,两年前我们就给他向罗家提了亲,罗家也早就同意他娶亲了,但他一直都说不急,打算等到过了十八岁后再说。你说,吴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冤枉我家铮儿?”
汪诚神情很是沮丧,道:
“夫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些人当时把我们都抓起来了,还说有人亲眼所见东家残害了一个姑娘,我也被提审了。”
“他们问你什么了?”
汪诚眼神有些躲闪:“夫人,您也知道,在那样的地方,我也只能实话实说,就说了我们是昨天去的县城,晚上是住在客栈之中。”
汪诚还是隐瞒了他已说了他与铁铮没住在一间房间,铁铮可能出去过,并且已经画押招供之事。
文氏又问道:“那吴大人有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来吗?比如要我们交多少钱赎人之类的。”
汪诚摇头:“他们只是说,只要小的老老实实回答了他们的问话,就能尽早回来报信,具体如何处理,说是会再传信回来的。”
听管家这样一说,文氏虽是一介女流,但还是隐约感到了这件事情的不简单。
她敏感地觉察到了,这是铁家自从十年前被宰相郑敏追杀以来的又一次最重大的危机。
这个时候,她想到了荆湘王邹义,因为夫君在逃难的路上曾跟她说过,将来,铁家要是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去找荆湘王。
其实荆湘王就在长沙府,与长田村也不过相隔四百多里地。
文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想让汪诚去一趟长沙府向荆湘王求救。
但是汪诚是五年前才来到铁家的,他到现在也不知道铁家以前的侯府背景,荆湘王也不认识汪诚,这要是让他去找荆湘王,那荆湘王能不能相信他呢?
可除了汪诚,派谁去更合适呢?
文氏想来想去,决定派二儿子铁卫和他们的师父冷锋一起去一趟荆湘王府上。
冷锋以前是铁旭的亲卫,现在除了教铁铮兄妹武艺,还兼了铁家的护卫队长,并负责组织训练那些护卫人员。
严格来说,铁家的护卫都不是铁家的下人,那都是以前跟着侯爷铁旭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兄弟。
只不过,因为以前铁旭把他们当兄弟,铁旭死了以后,这些人都想着要照顾侯爷的家人才一直留在铁家。
冷锋也一直都说是因为当年没能保护好侯爷而十分自责,这么些年来在这偏远的长田村,为了保护铁家,他出了不少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冷锋以前也是见过荆湘王的,容易取得他的信任。
铁卫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是那荆湘王如果见到他,一定会想起以前的忠勇侯,更容易请动他出手帮忙救铁铮出来。
想好了这些,文氏还是习惯了有事就与管家商量,就决定还是再与管家汪诚商议一下。
刚准备同汪诚讨论这事之时,突然丫鬟来报,说是冷师傅过来了。
文氏正要找冷锋,便让冷锋也一起进来,多一个人商量,她心里更有底。
冷锋进了屋,用鹰一般锐利的目光扫了一眼屋里的汪诚,那张冷峻的脸上流露出毫不遮掩的不喜。
向文氏行礼过后,冷锋对汪诚毫不客气地说道:
“汪诚,你是铁家的管家,这里的每个人都信任你、尊重你,从未对你有过任何怀疑。但是,这次你将人带去了县城,却只有你一人回来,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和担忧。”
汪诚见冷锋当着文氏的面这么直言不讳地说他,立即面露怒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