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乌云遍布,天色阴沉。
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陈栩穿衣整戴,侧目望向杨玉瑶,赫然发现杨玉瑶解毒之后,气色看起来跟往常一样红润有光泽。
“陛下。”
陈栩微微点头,说道:“你身体不适就不要四处乱走,多多歇着,尽快养好身子才是。”
杨玉瑶心中一暖,笑靥如花。
“臣妾多谢陛下体恤。”
御前总管赵让小声提醒几句,陈栩便往归一殿的方向大步而去。而杨玉瑶则率领长冬殿的宫女、太监,恭送御驾远离。
不知为何,杨玉瑶屏退宫女太监。
唯独留下桃红。
杨玉瑶端坐贵妃榻上,喃喃说道:“孔雀胆之计虽见成效,不过凭陛下心思缜密,洞若观火的能力,若是不能找个合适的契机解决,恐怕早晚都会东窗事发!”
“依娘娘之见,该当如何?”桃红低声询问。
俗话说,欲先制敌,必先惑敌。
然而,杨玉瑶对李若霄了解不多。
若非上次与李若霄当面博弈,她根本就无法想象李若霄的内心有多强大。面对自己的步步紧逼,李若霄非但能从容应对,甚至能将自己击溃的一败涂地。
长乐殿主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贸然动手,只会让自己陷入绝境。
至于长春殿。
赵青提因为封妃一事风光无限,可同样引得众多妃嫔记恨。况且长春殿的宫女太监利欲熏心,人心不定。
与之相比,长春殿更适合动手。
杨玉瑶想到这里,毅然下定决心。
“找个契机,将孔雀胆带入长春殿地界,相信凭陛下身边的黑鹰卫,不出三日就能查到。”
桃红点头说道:“奴婢明白了。”
…
【归一殿】
早朝之上,气氛低沉的可怕。
先是礼部将肃王世子李永和三公主陈汐瑗的婚事,淮南郡王陈景和卫国公嫡次女周兰琼的婚事,以及杨玉薇和赵方褀的婚期定下日程,一切准备悉数报备给陈栩听。
婚嫁一事,是陈栩一手促成的。
自然而然不会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三对新人的婚期,由礼部官员挑选了良辰吉日,拟定今年腊八节成婚,建元皇帝陈栩同意了。
之后,文武百官就开始相继进言。
无一例外,全是指向推荐文试的人选。甚至因为两国文试事关重大,被建元皇帝任命出战的淮南郡王陈景,也难得上了早朝。
“陛下,臣年少之时或许真的有几分真才实学,可面对趙华的群狼环伺,确确实实没有把握能与他们一战,为保大亓山河无恙,恳请陛下收回成命!”淮南郡王陈景义正言辞回禀道。
从旨意下达到今日,陈景现在才来议论这事,显然这期间没少斟酌,只是再怎么掂量轻重,陈景都必须要上归一殿参战。
只见陈栩愁眉锁眼,一言未发。
淮南郡王见陈栩不搭理自己,佯装喉咙不舒服的模样,轻轻咳了一声,随之恢复镇定。
“臣以为淮南郡王言之有理。”
陈栩目光如炬,循声望去。
工部尚书杨农义无反顾站出行列,说道:“两国比试事关国土得失,绝不能贸然选将,臣以为此事还需再三慎重。”
作为狗腿子的礼部侍郎萧诺,毫不犹豫附和道:“关于文试,在场诸臣都不如于尚书有说服力,试问连于尚书都为之殚心竭虑,辗转难眠的处境,我等何德何能为国出战?”
于祁闻言,愁眉不展,唉声叹气。
数日来,各部官员推举的文人墨客非常多,奈何于祁愣是没有一个能接受的,更别提引荐他们为国出战了。
身为一国大儒,在他国刁难自己国家之时却无法为君分忧,这让于祁感到于心有愧,无颜面对。
“可叹我大亓泱泱大国,最终竟连个满腹诗书的才子都找不到,你们自己听听可不可笑!”陈栩咆哮道。
“请陛下息怒!”
归一殿的文武百官纷纷跪地叩首。
陈栩正是龙颜大怒的时候,面对文武百官不成器的样子,心中更是无法遏制这股怒火。
“朕给你们三日时期,倘若三日之内无人能为国出战,那朕就免去今年的殿试!”
语如雷贯,文武百官骇然不已。
于祁身为大亓大儒,明白殿试对于学子的意义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