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历史同人)[明]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 第178章

第178章

都说了计划赶不上变化,人家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都是大活人,也不是他们想留下哪个就能留下哪个的好吧。

纳哈出提出质疑,但是老朱老刘都不听,弄到最后他也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开始怀疑他们俩会不会和神仙有交易。

这样啊,那没事了。

天神保佑,他纳哈出没有和神仙对着干的意思,如果神仙在掺和凡间事情的时候能顺便让蒙古子民过的好点那就更好了。

第100章

纳哈出心慌慌, 慌张中还带了些兴奋和激动,老朱和老刘吵的再激烈他都不掺和,只等命令下来大干一场。

神仙眷顾老朱, 他纳哈出跟在老朱后头征战, 神仙爱屋及乌应该能连着他和他的兵一起眷顾吧?

没错, 就是这样!

兄弟们冲啊啊啊啊!

在朱元璋和刘福通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纳哈出直接替他们把士气鼓舞了起来。

士气是个神奇的东西,纳哈出麾下的蒙古士兵精神抖擞,很快朱元璋和刘福通麾下的兵马也跟着斗志高昂,两边像是在较劲一样,都见不得对面的声音比自己大。

好在是良性循环,老朱知道后也没怎么管。

两军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士气, 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都不得民心, 如今已是必败的局面。

要不是粮草实在供应不上, 他也不想放任那么多蒙古士兵北逃, 中原在蒙古人的治理下上好的良田都荒废了,将人留在中原种地不好吗?

奈何南方实在供应不上打仗需要的粮草。

他们前些年要是太平盛世还好,可是不是,天灾人祸连着那么多年,各地都没有存粮,就算南边这几年的收成不错也得先保证本地的百姓士兵能活下去才能分出粮食给北边。

中原的大片土地都荒着, 几十万大军都靠南方调度来的粮食养活,短时间还行,可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都不是短时间内能拿下的, 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将人赶走。

人跑了没关系, 先把地盘收回来,更北边的地盘等中原这边稳住了再去打。

老朱计划的很好, 他们扛不住连年的征战,先把蒙古人赶出去,等百姓能留有余粮然后再整顿兵马北征,不然就是两边都做不好。

若非如此,神仙那边也不至于连着十几二十年都在北征。

要不是没那个本事,谁不想毕其功于一役,这不是办不到嘛。

朱元璋满怀遗憾的开战,打仗的时候还得防备老刘作死不听指挥,毕竟察罕帖木儿占据的地盘大的很,山西河北那么大地界儿都需要人,他又不能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盯着。

怎么说呢,以前只是给老刘送粮食还看不出来,一起共事之后才明白,他北伐失败是真不亏。

脾气倔的人常见,上位者还这么跟倔驴似的他不败谁败?

看看人家纳哈出,再看看他,啧啧啧,烦死了。

北边的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中原的形势一变他们就立刻察觉到了,留给他们的只剩下两个选择。

第一,继续打,然后被南边打过来的兵马一网打尽。

第二,停止交战,然后被南边打过来的兵马赶去北边。

至于他们反过来打败南边的对军,可能性几乎为零。

神仙都说了他们打不过,他们不信架不住底下的士兵信,如此一来士气就先低人一等,这仗还怎么打?

察罕帖木儿觉得这样不行,中原是个好地方,前提是这片地盘属于他,如果不属于他那就算了,他去漠北草原也一样。

朝中一群废物,他不觉得他连那群废物都斗不过。

巧了,孛罗帖木儿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俩人就发现,大部分兵马都奔着察罕帖木儿去了,孛罗帖木儿这边只有少部分兵马跟赶牛群羊群一样把他们往北赶。

孛罗帖木儿:???

虽然但是,这个区别待遇他怎么那么不得劲儿呢?

孛罗帖木儿本想来硬气一把不要这个区别对待,但是能不折兵损将就逃到草原的诱惑太大,和损失比起来,他觉得丢脸也不是不能接受。

察罕帖木儿:……

他有一万句脏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然而开战之后的情况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连朱元璋自己都没想到他能把察罕帖木儿和孛罗帖木儿都留下来。

察罕帖木儿是真刀真枪干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