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清晨。
张冬凌穿戴整齐走出东厢房。院子里,二叔、婶婶、张兴元、张如意站成一排,脸上浮现欣慰和自豪。当然小不点的脸上没有这样的表情,她有的只是睡眼惺忪,目光呆滞,打着哈欠,因为她是被娘亲强行拉过来充数的。
见侄儿出门,张正布满沧桑的脸上露出孩童般真挚的笑,咧开嘴高声说道:“大郎,今日入职天启医局,一定要好好表现。莫要给二叔丢脸。”
听到二叔这老套的叮嘱,张冬凌尴尬点头,默默捂脸。儿子张兴元嘴角一抽,心里鄙夷。
婶婶清丽的脸上挤出笑容,从石桌上拿出一个深蓝色的包袱,略有不舍地递给倒霉侄儿,“大郎,这是一些盘缠和干粮,留着你路上用。”
站在母亲身边的张兴元,顿时有些后悔今天早晨出现在这,他颇为无奈地出声提醒:“娘,大哥是去入职,不是去上学也不是要远行,每日散职之后是要回家住的!”
“啊!”婶婶顿时惊呆了,原本布满笑容的俏脸瞬间变得尴尬、古怪、失望、不悦。
婶婶一直以为倒霉侄儿会跟之前上学一样,不在家住,为此她还在心里窃喜了好几天。毕竟,倒霉侄儿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气她。
她感觉这才不到半个月,自己头上都冒出了好几根白头发了,都怪倒霉侄儿!
“你不也是住在军营里吗?”婶婶还是不死心,追问儿子。
张兴元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解释道:“娘,我那是军营,需要有人轮班值守,而大哥的医局只需要偶尔值班,不一样的。”
“哦,好吧。”婶婶美眸里的神采彻底熄灭。
张冬凌嘿嘿一笑,走到愚蠢的婶婶身前,一把抢过婶婶手里的包袱,感激道:“谢婶婶,侄儿就不客气地笑纳了,正好还没发月钱,手头紧。”他用手掂量了一下包袱的重量,除了几件衣服,似乎还有不少的银子。张冬凌看向着婶婶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婶婶则不开心地嘟起嘴,冲着丈夫撒娇:“老爷,你看他……”
张正对两人的交锋是见怪不怪,安慰妻子,“夫人,大郎如今要入职天启医局,身上带些银钱是应该的,毕竟也需要各处打点一下。”
婶婶颔首,但依旧嘟着嘴,丧眉耷眼的,一副“我不开心”的表情。
小如意的蠢和萌果然是遗传了她娘……张冬凌微笑着看向婶婶,心里吐槽。
他背起包袱,伸手揉了揉小不点的脑袋,昂着头走出院门,翻身上马,“哒哒哒”地往内城走去。
……
天启医局,成立于500多年前的天启帝国建立之初,是帝国最古老的机构,整合了帝国最优秀最顶尖的医疗力量,也管理着天启帝国所有的医疗事务。
天启医局内,共有十二名金牌御医,二十四名银牌医师,四十八名铜牌医者以及数量不定的实习医生。
与其他朝廷机构居于内城不同,天启医局坐落在帝都的皇城内,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帝国最尊贵的机构。皇城,顾名思义,皇族居住的城市,即使是朝堂诸公没有特殊指令也不得随意进入皇城。
跨过金水桥,穿过长长的廊道,张冬凌终于看到了帝都皇城的大门。
坚固的城墙高高耸立,宛如一座遮天的堡垒。城墙之上,每隔五步就有一位身穿铠甲、手持长矛的禁军值守,每隔十步就配备一架床弩和火炮。中间的城楼上,东西两侧各伫立着一位高大魁梧的高品将领,冷冽的目光不断在扫视着周遭。
这样的防御堪称密不透风!
幽黑高大的城门外,张冬凌被禁军拦住。一位身着红色铠甲,腰佩长剑的黑脸将领走上前,趾高气昂,沉声询问:“来者何人?”
张冬凌从怀里掏出一份身份证明递了过去,朗声说道:“学生张冬凌,今日到天启医局入职。”
将领肃穆的眼眸微微收缩,略微有些吃惊,愣了几秒,急忙用双手接过张冬凌的身份证明仔细查看。
核对了许久,黑脸将领又恭敬地归还证明,声音较之刚才轻柔了许多,“这位医者大人,皇城内不准骑马,劳烦您下马步行,我会派人为您带路。”语气谦卑。
张冬凌颔首,对黑脸将领态度的转变不以为意,毕竟自己现在已经是天启医局的人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身份已经极为尊贵了。
黑脸将领一招手,一位同样身着红色盔甲的士卒小跑着过来,低头抱拳,盔甲碰撞发出铿锵之声。
“速带这位大人去天启医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