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狂的诗!
作为天启大学的老师,天启医局的银牌医师,辛其务也饱读诗书。
只可惜天启帝国文坛衰弱,文人在当今社会地位不高,只有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去摆弄文学。这都是因为寂灭时代让原本灿烂的文明近乎消亡。
如今的文学皆是在寂灭时代幸存者回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也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但早已不复曾经的辉煌。
如今天启的文学,虽然发展出了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寓言等多种形式,但只有诗歌这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极为受到当代文人的推崇。
他辛其务自然也是爱诗之人!
当看到张冬凌试卷上出现一首诗的时候,他先是一愣,继而爆发浓厚的兴趣。而当他读完,却又极为震惊!
好诗!好诗!好诗呀!他在心里给予这首极高的评价。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以蛙自比,虽是小人物,但也有龙虎之姿,也有不凡气慨。虽然词藻简单易懂,但却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最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打眼一看,他便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狂傲和不羁。
“没想到他竟还有如此文采!仅凭这首诗,即便他今后不能行医,也可以在文坛诗坛有所成就!”
辛其务愣愣地望着这张白卷上的诗,久久不语。
许久之后,他扭头看向廊道深处,那里早已没有了那个学生挺拔而瘦削的身影。但辛其务似乎依旧能感受到他走过的路上,留下了他再难以掩盖的气魄和豪情!
“你,究竟是什么人?”辛其务喃喃自语。
……
内城街道上。
张冬凌骑着一匹神骏的高头大马,“哒哒哒”地行驶在宽阔的街道上,享受着两侧行人投来的羡慕的眼神,让他爽得直呼过瘾。要不是在大街上,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能直接乐出猪叫。
啊……太爽了,没想到骑马游街这么气派!难怪古代的秀才都想高中状元!
他抬手抚摸了一下大马长长的脖子和浓密的鬃毛,心里乐开了花。
昨天他见完庆王之后,微笑着婉拒了宴请。临走之前,庆王和郡主非拽着要给他赏赐,来答谢他的救命之恩。但张冬凌知道,自己救郡主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自救,所以他实在不好意思再要什么赏赐。
而且他和郡主已经达成交易关系,如果真要了赏赐,自己在这桩交易里可能会陷入被动,说不定以后会被牵着鼻子走。这种吃亏的事儿张冬凌是绝对不会干的。
不过实在是盛情难却,他只好向庆王借了一匹马。毕竟他从学校走到庆王府差点累断腿,他可不想再腿着回去,而且他也想感受一下骑马是什么滋味。
于是,庆王就派人给他牵来了这匹大马,还让侍卫教他如何骑马,如何控制方向之类的。没办法,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张冬凌都是个土包子,没有骑过马。
临走之前,他再三声明,这匹马是借用,之后有钱了一定归还。庆王笑而不语。
果然,骑马的速度比步行快了不少。原本他要回到外城的家得走大约一个小时左右。骑着马,十几分钟就到了。更关键的是一点也不累,就是屁股稍微有点硌,无伤大雅。
外城自然没有内城富裕繁华,行人也少了许多,皆是神情严肃,脚步匆匆,都是为了生存奔波。乘马车和骑马的人自然就更少了。
所以,骑着高头大马的张冬凌收获到了远胜内城的回头率,路人眼里的羡慕和嫉妒也更浓了几分,但也不少人却害怕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以为是从内城出来巡视的官员。
张冬凌撇撇嘴,在自家小院前勒紧缰绳,一个翻身跳下马,把缰绳死死地系在门口的一颗柳树上,这才推门入院。
院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四合院,没有王府奢华,但也不算简陋。院子四周摆着不少鲜花和绿植,正值暮春,花红柳绿,传来阵阵香气。
院子中间有一汪水池,水池里养着不少色彩各异的金鱼。水池边有一张石桌,四个石凳。
石凳上坐着一个扎着少女发髻,穿着鲜红外套,虎头虎脑的小女孩,正是叔叔的幼女,自己的堂妹——张如意,她正晃着两个小脚丫,一脸认真地啃着手里的梨。
“如意!”张冬凌嘴角轻轻勾起,对着幼妹喊了一声。
张如意啃梨的动作一顿,扭头看向院门,发现是好久没见的大哥回来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