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我父刘玄德 > 第249章 拜访曹操

第249章 拜访曹操

曹操的麾下,一直都是相当独特的编制,首先,青州军长期都是曹操麾下最能打的部曲之一,这是源于青州军的独立性和战斗经验。

曹操此时麾下大部分军队说起来可都是有主的。

曹操本人其实更像是各路军头的共主地位,只是这些军头很服曹操的军事指挥能力。

小规模的股东就不提了,光是有史可考的大股东就有曹仁的两千人,曹洪的三千人,夏侯惇的五千人,程昱的八百人,乘氏李家的六千人,继承鲍信遗产的济北系于禁的三千人。

这些军队可都不仅仅姓曹。

真正独属于曹操的,除了曹操亲自招募的亲卫部曲外,青州军就是独一份。

因为青州军的黄巾军身份,使得他们当初在投降时候就约定好了降曹不降汉,也使得他们成为了只忠诚曹操本人的精锐武力。

这些从三十万战斗经验丰富的青州黄巾青壮中挑选出来的青州军,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上下限差距极大,也仅仅是因为他们愿不愿意出力。

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标签纯正,曹操历来是对他们极其包容,信任,甚至是有些放纵的。

濮阳城下,青州军在吕布铁骑的冲锋之下,一哄而散,直接把寡妇曹给扔在了战场上,却依旧没有被曹操责罚,就是这个缘故。

曹操是需要青州军来壮大自己这个本,以此来震慑其他大小股东们的枝。

同这一点比起来,哪怕是战场上扔下他那都是小事了。

这一次,曹操让何奎和张芒去颍川挖墙脚,其实风险是很大的。

是曹操担保了何奎和张芒的安全,这才让他们答应了下来。

如果何奎和张芒真死了,那么青州军对曹操的忠诚度是肯定会下降的,具体下降多少,还得看曹操事后的补偿。

所以曹操才会宁可多等两年,也要换回何奎和张芒。

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曹操长松口气,面露喜色道:“来人啊,备宴!今日我要宴请子升,与尔不醉不归。”

刘封这边也放松了下来,虽然颍川那边的土地有些可惜,但徐州现在不缺少土地,缺的是人。

别的不说,沛国至少可以安置下数十万人口,徐州本土也可继续安置数十万,汝南此时也可以安置数十万。

这一相加,安置个百万人口根本易如反掌,反而是想凑这百万人口,难比登天。

所以,此时土地并非要点,人口才是根基。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教员的这番话用在汉末,简直再精辟不过了。

况且颍川自古以来易攻难守,一马平川,唯有几条河流,也都并非是无法横渡的大河。

日后想取,也绝非难事,又何妨先让给曹操,安抚其心,使其牵制河北。

“贤侄,你这次南下颍川,朝中发生了不少事情。”

在等待准备酒宴的时候,曹操已经有些忍不住了,开启了话头:“韩暹如此作为,非朝廷之福啊。”

刘封也没有装傻充愣,他回来两天了,杨奉、张杨昨天就跑他府上喝大酒了,这再装不知道既有些过分了,也着实没有必要。

刘封毫不犹豫的庇护道:“韩暹毕竟是边地武人,又有救驾大功在身,天子对其也多有包容,我看还是以礼教为先,不可贸然惩治,恐伤天子和功臣之心啊。”

“这……”

曹操的头又有些疼了,这刘封年纪轻轻,怎么手里的牌如此之多。

他想要拿掉韩暹,反倒成了逼迫韩暹投靠刘封的推手了。

可不拿又不行,他几次三番的招揽韩暹,可对方却丝毫不给面子,甚至对董承敌意极大,连带着还恨上了自己。

这让曹操如何能忍得下来。

眼看着刘封要庇护韩暹,曹操也不得不亮明了底牌:“贤侄,先前咱们可是商量好了的,司州交由我来管理,可我却没有司州州牧之权,使得司州诸事推动不力。”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司州职权,我当求之。”

曹操直接摊牌:“贤侄意下如何?”

刘封沉吟起来。

司州州牧就是司隶校尉,曹操这个要求其实是合情合理的,甚至早就该让给他了。

韩暹的司隶校尉其实是加官,以示荣宠而已,他哪有能力和僚佐来管理整个司州。

不论是为了朝廷好,还是为了司州残存的百姓,肯定是让有能者出任司隶校尉更为合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