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乌云渐渐散去,片刻后,雨停了。
此时,吴三桂军团的士兵们,正一路往其他清军部队占据的地盘方向撤退。
吴三桂军团在不久前,于一处山谷内,经历了一场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员的大败仗。
此时,这支清军部队,人人都知道——以己方部队目前的兵力,根本无法攻下永昌国的任何一座城,这一次攻打永昌国的军事行动已经失败了。
他们一路撤退,离其他清军部队占据的地盘越来越近。
正当他们误以为,即将撤离永昌囯的地盘时,一支高举永昌国军旗的军队,突然出现并拦在他们面前。
这支永昌国军队的将领就是——秦海,秦海奉张天翼之命,前来阻止吴三桂军团撤退。
秦海率领麾下的火枪队,拦住了吴三桂军团的撤退之路,这令吴三桂甚是恼火。
吴三桂此时在心中暗想——就这点兵力也想拦住我,这真的是太轻视我了,如此轻视我简直是欺人太甚。
随后,吴三桂便大声下令:“骑兵开路,强行冲过去消灭他们,步兵跟在骑兵身后。”
很快,便有传令兵用旗语将这一命令传遍全军。
吴三桂军团的骑兵们,纷纷策马冲向秦海麾下的火枪队,而清军的步兵们,也跟在骑兵身后发起冲锋。
然而,他们还没冲几步,秦海便立刻下令:“所有火枪手听令,给我开火!”
随后,空中便出现了火枪射击时特有的声音。
一排子弹飞向清军的骑兵们,将这些清军的骑兵射得人仰马翻。
大量的清军骑兵,在一片惨叫声中倒在血泊之中。
此时,正躲在己方的士兵们身后观战的吴三桂,睹此情景震惊不已,他不明白,为什么永昌国的火枪手能射这么远。
吴三桂并不知道,永昌国将领秦海麾下的士兵们,用的都是燧发枪,燧发枪的射程,远超清军和明军所使用的火绳枪和三眼铳。
随后,秦海麾下的一众火枪手,再一次扣下了手中的扳机。
空中随之出现火枪射击时特有的声音
紧接着,又是一排子弹飞向吴三桂军团的一众骑兵。
众多清军的骑兵,在听见了火枪射击的声音后,露出了惊恐的神情,随后,一张张惊恐的脸便被火枪的子弹射烂了。
这些骑兵一路冲锋,试图近身后用白刃搏战的方式,将这些永昌国的军队击败,可是,他们还没有近身,就被一排接着一排的子弹,给接连射杀。
东方本土的民族,所使用的火枪,一般都是,火绳枪和三眼铳,极个别东方民族的精锐火枪部队,能用上燧发枪这种厉害的火枪。
燧发枪的射程距离范围、射速、性能、精准度,都远强于火绳枪和三眼铳。
秦海麾下的一众火枪手,依靠着燧发枪的射程优势与射速优势,在接下来射出第三排子弹第四排子弹甚至第五排子弹。
众多的火枪子弹,令这些正在策马冲锋的清军骑兵们,在一片惨叫声中接连被射杀。
大量的清军骑兵,在火枪的声音响起的那一刻,便连人带马一起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并且再也不会站起来了。
战马被杀之前发出的嘶鸣声,以及骑在马背上的士兵在临死时发出的惨叫声,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这交织在一起的两种声音接连在战场出现。
待这些清军骑兵,近身后,其人数已经所剩无几。
近身后的清军骑兵们,由于人数占绝对劣势,因此,他们在接下来的白刃搏战中,不可能占优势。
秦海麾下的火枪手们,将腰间的苗刀拔了出来,接着采用围攻战法对付清军的骑兵。
平均一名清军的骑兵,便会遭遇,两至三名永昌国步兵的围攻。
当一名清军的骑兵,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永昌囯步兵身上时,那么,便会有其他永昌国步兵,对其背后操刀发起攻击。
接连有清军的骑兵,被永昌国的步兵用围攻战法击杀。
就在这些清军骑兵快要全军覆灭时,清军的步兵们,此时才慢腾腾的冲了过来参与这场白刃搏战。
即便清军的步兵们开始参与这场白刃搏战,战场的胜利天平也丝毫没有倾向清军这边。
秦海麾下的士兵们,往往在还没有入伍的时候,就已经是身强力壮有习武经历的彪悍之辈,他们挥舞着苗刀,左劈右砍,将清军的士兵们接连击杀,战场上犹如出现了一阵腥风血雨。
每当清军的士兵,尝试用手中的长枪,攻击秦海麾下的士兵时,那么,这些彪悍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