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翼带兵回到了温州城内。
他进城后,来到了城中的将府。
这时,胡新洲和何军迎面走来。
张天翼占领温州后的日子里,朝廷一直没有往温州下派文官。
于是,不得已之下,只能留用从清朝那边投降过来的文官知府——何军。
一切该归文官管的事,都交给何军处理。
在何军的治理之下,温州比之前更加富裕,正因如此,张天翼才不需要担心军队饷银的问题。
“张将军,这段时间,我们组织民众,种植桑树和棉花,并且大力养蚕,我们的民众在官方作坊中纺织丝绵制品,这些丝绵制品在水师的武装护送下被卖往海外,我们现在依靠这种方式,获得了充裕的财政力量。”
张天翼听了何军的汇报后,立刻露出满意的眼神,他点了点头以示满意。
“何军,你做得非常好,有了你在,我就不需要担心军费的问题了。”
这时,胡新洲说:“张将军,我有一事要汇报。”
“但说无妨。”
“就在前段时间,我带着我的水师护送商船队前往扶桑国,途经澳门,澳门的弗朗机人,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非常厉害的火铳,这种火铳被弗朗机人称之为燧发枪,于是,我便用商船队的盈利,买下了一千条燧发枪和弹药,这些燧发枪带着刺刀。”
张天翼听后,立刻来了兴趣,于是,便吩咐:“赶快让你的人,把这一千支燧发枪给我看看。”
“遵命。”
随后,胡新洲便转身离去,过了片刻时间,一些士兵抬着箱子跟在他后面进了将府。
“把这些箱子放到地上。”
士兵们听从了胡新洲的命令,将一个个箱子放到地上。
随后,胡新洲亲自打开了箱子,只见,箱子里,有大量带刺刀的燧发枪。
据后世的史料记载,这一时期的明军大规模使用的火铳有两种,一种是火绳枪另一种是三眼铳。
无论是火绳枪还是三眼铳,在燧发枪面前都属于落后了一个时代的火器。
论射速、精准度、可靠性、射程范围,燧发枪都远强于火绳枪和三眼铳。
这时,何军提议:“张将军,我温州富裕,以我们的财政力量完全可以扩军,我建议,再招募一千名士兵,用这一千条燧发枪武装他们。”
“好,就再招募一千名步兵,至于招兵标准嘛,要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并且力气比普通人大,而且要有文化基础能认字,新兵最好在入伍前有习武经历。何军,招募新兵的事就交给你了”
“既然张大人将如此重任交给何某人,那么,何某人绝对会办好这件事。”
随后,何军便转过身离去。
接着,张天翼便走进将府的一间寝室内,打算小憩一段时间,以此来缓解自身的疲惫。
他脱下铠甲躺进被子里,接着便呼呼大睡。
待张天翼醒来时,已经是夜晚。
张天翼从床上下来,披上外衣,接着走出房间,来到了将府的院子里。
此时,何军迎面走了过来,他一脸欣喜地汇报:“张大人,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招募了一千新兵,我招募的人,都是侠客组织的人,他们全部符合您的要求。”
这时,何军的身后走来一名男子,这名男子体格健壮、面色红润、身材高大,四肢比平常人粗壮一些。
张天翼见状,不禁面露诧异之色
“这人是?”
这名男子立刻双手抱拳行礼道:“张大人,我叫秦海,我是一千名侠客的头目,我们听说有机会报效国家,于是便接受了招募。”
“何军,给这一千名侠士安排住宿之地,明天,我要到校场看看他们。”
“遵命。”
……
黑夜已去第二天白天来临。
清晨的露水出现在各处各地的杂草叶子上。
空气中弥漫着早晨特有的雾气。
过了片刻,雾气散去。
雾气刚刚散去时,温州城内的军营校场中,便有一千名新兵列队站立于此地。
张天翼在何军以及一众护卫兵的陪同下,走出将府来到军营的校场,打算看看这刚招募的一千名新兵。
只见这一千名新兵当中,人人体格健壮、面色红润、身材高大、四肢粗壮、腰佩苗刀。
他们的粗壮四肢有匀称的肌肉线条,一看就知道都是一些长期习武的人。
张天翼见状,不禁在心中感叹——这些人全部是当兵的好料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