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哥哥,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温书礼貌笑笑:“你问?”
“我听说上了初中,要学英语是吗?”小姑娘问。
温书点了点头,在一旁的树墩上坐下:“是,这几年,我们开始选择英语作为第一外语,上了初中后,就要学英语,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英语都是很重要的。”
“那俄语呢?”小姑娘又问。
“英语的地位提高,俄语课程就会渐渐的取消,”说到这,温书叹了口气,也不知道那些改行教英语的俄语老师水平怎么样?
这些都是建设“美丽国家”的好苗子,希望老师们能用点心,不要霍霍他们。
“那知青哥哥,你是高中毕业吗?会英语和俄语吗?”小姑娘甚是好奇,其他小朋友也看着温书。
“是,我是高中毕业,”温书点了点头,“至于英语和俄语,水平还可以。”
作为后来人,温书当然知道多学习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所以从小,温书就对外语“感兴趣”,再加上温家人的支持,他的俄语和英语水平,真的还可以,除此之外,还会一点法语。
这个时代,会外语的很少,温书虽然学了,但他并不打算以此为生。
实际上,他并不是真的喜欢外语,学,只是预防着什么时候可能会用的到,相比而言,他更喜欢自家国家的古文化。
可是这个时代,看这些书、研究这些的人下场并不好。
不是在某个村子里的牛棚“思过”,就是在农场改造。
温书的空间里,就有一批这样的书,是他好不容易偷偷存下来的,不过他只敢偷偷的看。
“那知青哥哥,你可以教我们英语吗?等过了暑假,我们就要上初一了,怕跟不上。”
小姑娘期待的看着温书,其他小朋友也是眼睛一亮。
“当然可以,”温书点了点头。
“谢谢知青哥哥,”孩子们很是高兴,甚至鼓掌欢呼。
声音传到附近的地里,正在干活的人听到后站直身子好奇的看向这边,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说干就干,温书先让小朋友们去找了一些细长直的树枝,自己则清理了一片空地,整理平整,然后用树枝在地上画了四线三格。
教英语,自然得先从英文字母教起。
“英文字母和我们刚上学的时候学习的汉语拼音,有一些写法非常相似,但是读音呢,完全不同,今天我们就从英文字母的读法和写法学起。”
“英文字母分为大写和小写,我们先学习第一个英文字母a,它的大写是A······”
温书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提前画好的四线三格中写,他写的很慢,让自己尽量写得标准一些。
在温书看来,虽然这个时代的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比较落后,教学条件更是简陋,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后世的很多孩子都无法企及的。
因此,尽管温书的“教学”并不系统,但孩子们仍旧学得很是用心。
教得仔细学得认真,以至于他们忘记了翻麦子的时间,若不是传来开饭的声音,他们可能会一直进行下去。
温书回过神,有些意犹未尽。
孩子们也是精神奕奕,显然接收良好。
“知青哥哥,你喝点水吧,”一个小姑娘递给温书一个搪瓷缸,里面有半缸水,“你的嘴巴流血了。”
温书抿了抿嘴角,才发现因为长时间说话没有喝水得缘故,再加上天气炎热,嘴巴已经干燥起皮,甚至还隐隐渗出血。
“没事,不要紧,去吃饭吧,”温书道,“吃完饭咱们还得赶紧把麦子翻一遍呢。”
听了温书的话,孩子们有些心虚的看了看四周,生怕被人发现他们上午在“偷懒”。
“谢谢知青哥哥——”
孩子们高兴的互相追逐着跑远了,温书笑了笑,拿起自己的小布兜跟上。
终于不是吃窝窝头了。
温书拿着二合面的(面粉、玉米面)馒头 ,感动的都要哭了,更何况菜里还有一点荤腥。
虽然肉不多,但是它确确实实是肉啊。
据说是大队长觉得大家这段时间辛苦,特意吩咐的,给大家好好的改善了一下伙食。
温书打好饭,四处打量,看到柳凌,颠颠的跑了过去。
柳凌看到温书,不着痕迹的皱了一下眉:“怎么干的这么厉害?”
温书愣了一下反应过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