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同僚们会替他出头,甚至他的那些同窗们也会因为这件事新生厌恶,排斥他。
别看他身为大夏文官之首,但也需要他人,尤其是同窗,同门们的支持。
否则,一些政策根本不容易执行。
世家,
门阀,
百姓,
这些是组成大夏的关键部分,一旦他们这些世家门阀之间出现罅隙,那对于大夏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大厦将倾,对于左相而言也不是一件好事。
哪怕,他从某些方面的点点滴滴察觉出夏皇有些问题。
但他到了这个年纪,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史书上的好名声。
所以,哪怕纪家被人告发勾结外敌他依旧挺身而出替纪家挡下了夏皇的盛怒。
否则,
纪家可能当晚就被夏皇的刀给灭门了。
门阀,也是有出处的。
而世间门阀,又有哪一个和这个纪家没点关联?
杨棣的决定没错,
而今日的登基大典更是印证了这一点,那些文臣都是看在纪家的面子上来投诚的。
不过没关系,杨棣想要收服这些人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得有人收服。
否则,各个位置上都是武将执掌他都能想象出会是一种什么场面。
所以,
纪泱今日直接被册封为大周内阁首辅之一,这也是给了纪泱天大的面子。
位置,
纪泱有了。
名声,
纪泱有了。
甚至纪泱的那个女儿,纪嫣然都被他破格册封为寅州郡主,这放在别的国家是不敢想的事,可他杨棣就是这么做了,直接认了纪嫣然做义妹。
当然,纪嫣然对于这种场合自然是没兴趣的,不过这不影响纪嫣然的父亲纪泱替她领旨谢恩。
纪家,
一时间从大夏的破落户成为现如今大周的名门望族。
这也是因为纪泱只有一个女儿的缘故,这也是杨棣放心的缘故。
当然,
换了别的时候一个没有子嗣的权臣可能没有几个愿意上门投诚的。
可,
现在的大周不是刚立国吗,
一个没有男丁继承权位的纪泱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旗帜。
一个给了其他人向上爬的动力。
长出一口气,
杨棣揉了揉脑袋,
现在这情形可比他在沙盘上指点千军万马更累,
但,他知道这是自己必须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