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辞尘鞅 > 分卷阅读37

分卷阅读37

围观聚集的人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

瞅着越来越像聚众闹事之嫌。

温辞也看热闹也不嫌事大,与皇后两不相让。

有一些脾气大的,已经撕扯开来。

为首的依旧冷眼旁观。

如今后宫争斗,贵妃和皇后派系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

平日里见面都要刺上两句,此时不论是谁输谁赢,还得瞧着陛下最终站在哪边。

一些心思浮动的,虽是跟着皇后一道来的,此时也默默的站到了温辞身后。

陛下和皇后,如今表面都做不得好了,如今初一十五,陛下宁愿宿在养心殿,也不挪挪尊驾,前往未央宫,陛下对皇后的感官,后宫只要不是眼瞎,都看的清。

剩余站在皇后身侧的,唯一的理由便是,她是皇后!

哄闹的御花园终于引起了前朝的注意。

御书房伺候的公公将话递到了大朝会,赵邝得知的时候,他第一次觉得后宫是真的闹腾。

如今还能怎么办,后宫两大巨头闹得不可开交。

连早朝他都没心思听了,想早早地退了朝去处理家事。

底下大理寺臣封暨章出列,有事奏报,赵邝只能耐着性子听着。

禀报的依旧是上回菊园的事。

没想到此事牵扯甚广,那名叫长夏的宫女,竟然还牵扯到了尚书令。

此言一出,连龙椅之上的赵邝都侧目了。

封暨章也知,此言即便说出来,尚书令也有能耐将自已推脱干净。

下一刻,尚书令便迈出身位,“陛下,臣与此事绝无牵扯,人心难测,当年小女一时心软收留,亦不知会闯下如此大祸。”

他言之凿凿,长夏此人是帮武侯安排的,便是为了送进宫压制住元伊,若此人一朝得宠,怀恨于心,武侯家还有个逆子,这日后还能好得了?

当然尚书令也有自已的心思,不然也不会让皇后帮元伊得宠了,一是拿捏了把柄,二也可以搪塞武侯,为了其子日后不受女子干扰,如今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将武侯供出,不然,此事做得便是毫无意义,惹了一身骚还卖不到半点好。

朝臣都是千年的狐狸,此言也就偏偏不懂规矩刚入朝的小官,像是位极人臣的,谁能心里没点小九九。

后宫的事情还没结束,朝堂已是喧哗一片。

第27章 嘱意

信的不信的,都在朝堂窃窃私语,赵邝看着高台之下的群臣,心思难测。

老话说得内忧外患,如今甚是贴合他。

他还有工夫想着,贵妃她们吵架是否也像外朝如此模样。

朝堂不得安宁,如尚书令所言,此为人心难测,他最多担一个教导不当之责,更勿论教导后院之责,本就是内院夫人的事儿,深究到后面,他屁事儿没有。

赵邝如何不知其中的弯弯绕绕,但此女已赐死,再追究也追究不出什么东西。

封暨章还是安安静静站着,朝堂的争吵好似和他无关似的。

赵邝也看不懂他这个臣子,听闻独居闹市,身旁无一亲朋,如今处于繁华的京都,无欲无求的,显得人寡淡得很,比之定国寺的无尘还要出尘。

毕竟无尘讲话,往往把人气得半死,还一句一个出家人不打诳语。

他连治罪都显得自个儿太计较。

如此一人,赵邝观察良久,如今大理寺职位空缺,若他一直保持着不结党营私的姿态,那提一提官职也不是不可以。

封暨章笔直地站着,周围无论吵成啥样他都未曾出声。

连指责他未曾查明便上告之声也不是没有,他依旧如青松般挺立。

赵邝清了清嗓子,半晌过去,推卸责任的,指责的比比皆是。

“尚书令治家不严,扣罚三月俸禄。”继而想了想又道:“修身齐家治国,这齐家还在治国之前,尚书令,以后朕不不想听闻你又与此等事情牵扯不清。”

言罢,成得福在耳边私语;“后宫打起来了。”

他才出口的话,顿时有点打脸,然此处之事已平,便直接退朝了。

走在封暨章身旁的同僚,低语道:“你胆子也太大了,那是尚书令,你就不怕得罪了他,把你的官帽给摘了?”

封暨章依旧不言不语。

“你怎这副死样子?别人问话也不答?”

封暨章适才缓缓开口:“尚书令而已,还做不到一手遮天,其次,我为官不求造福一国百姓,但至少在其位谋其职我还是知道的,若是不满,我孤身一人,便是殉了又有何惧。”

此言甚重,但上过战场的人听着,倒是佩服此人的气度。

像是赵见之流,跟着听了一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