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王坐在炕边,端着翡翠荷叶茶盅品着香茶,他一手托盏,一手捏着杯盖,慢慢吹慢慢品,姿态悠哉闲适至极。
乔安国留意到,方才听了钟正的禀报,王爷不但没有现出怒色或是忧色,甚至还添了几分笑意,仿若是听了什么好消息。
那怎可能是什么好消息呢?眼见那宫女被今上护在了隆熙阁,方奎的倒戈也很可能已被今上知道了,己方不是鸡飞蛋打,擎等着挨收拾了么?王爷怎还能笑得出来?
眼看太上皇的病情一日重过一日,乔安国清楚,王爷或许不指望着太上皇撑腰,但自己是绝对要指望的,太上皇一倒,今上势必先要收拾了自己,到时三王爷能使多大的力气相助还不好说。
连首辅杜大人都说回乡就回乡了呢,自己又如何指望的上王爷全力保护?再说回乡的尚且还能召回,等到自己被今上收拾,铁定就不会是回乡那么简单了。看现今这意思,自己须得另外盘算出路才行。
“愁什么呢。”潭王终于将茶盏放到了乌木炕桌上,笑吟吟道,“你不想想,如今二哥看重与不看重这姑娘,哪一样对咱们更有利?我已在她身上花了这许多心思,若是得悉二哥根本不在乎她,岂不全都是白费?二哥这般作为,还不是明摆着向咱们昭示,他的软肋所在么?”
“话虽如此,”乔安国犹疑道,“可是方奎……”
“若是方奎真有大用,我又何须找她?”潭王站起,缓缓踱了几步,“要方奎,最多是刺探二哥一点消息,要她,”
他含笑摇摇头,“好处可远不止刺探消息这一点。自从她进宫以来,一直是我拉她一尺,二哥便拉她一丈,如今二哥终于再忍不下去,将她拉去跟前护了起来。这很好,好得不能再好了,我就是要他如此。她若真来倒戈向我,反倒不美了。”
乔安国明白他的意思,事情还是归结为最初总结的那个原因,今上再有本事,也没办法改变那姑娘的出身,留个罪臣之女在跟前就是留个巨大把柄给他们拿捏,今上越是珍重,越是离不开,将来他们以此为突破来对付今上就越是有胜算。
可既然如此,王爷这阵子又为何要极力去拉拢她呢?若说只是为了激今上愈发护着那姑娘,似乎也不必要花这些个本钱吧?
方奎再怎么没有大用,留着也总比扔出去更有好处,王爷为了争取她,不但拿方奎行险,还亲身闯去宫女下处,这事今上要真想拿来较真,也是个麻烦。
看起来王爷倒更像是与今上较上了劲,抵死非要将那姑娘争到手不可,已在心里将这目的摆在了对付今上之上。这又如何使得?如今这局势,可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哪里容得下半点感情用事?
乔安国满心的不安,又不敢再多进言。王爷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从来都不需要多听他人进言,他说也是白说,说多了反而要惹王爷不快。
他临到此时甚至有些后悔自己站错了队,若能早早看出一点矛头,知道太上皇会将皇位传给今上,自己早去投奔今上就好了。今上看起来人是暴躁了些,可毕竟较三王爷沉稳,说不定赢面更大些呢。
想起前些时自己的小徒弟曾隐晦地向他进言说,外间早将他的名声传得臭不可闻,多少人都盼着他被千刀万剐,为那些早年排除异己死在他手里的忠烈臣子报仇雪恨。别看眼下是今上想杀他,等到三王爷荣登大宝,少不得也要推他出去,为自己博一个惩奸除恶的好名声。看看这阵子被王爷随手抛弃不管的崔振、杜荣等人,怎能保证将来王爷就能真心护着他?
相较而论,倒是今上的秉性看来更仁义些,若他能及早向今上倒戈,立上些功劳,将来在今上手中留条性命还是有可指望的。
当时听来,乔安国疑心自己这小徒弟是被今上收买来劝降他的,人心隔肚皮,他在宫中眼线虽多,却也不能确保其中没有人会中途向今上倒戈。但怀疑归怀疑,他还是被说得有些心动。
不论怎样,给自己留条后路总是好的。或许真没必要将所有的宝都押在王爷一人的身上,也能伺机与今上缓和一下关系。
不过转念一想,今上还不是为了那女人神魂颠倒,不管不顾?怕是比王爷更要沉迷其中无可自拔,又怎知能比王爷靠得住呢?
唉,说到底都是红颜祸水,这两兄弟再如何精明,毕竟还是年轻儿郎,争江山竟然半途变成争女人了,何苦来哉!
乔安国心里七上八下,一时得不出个定论。
潭王却不着痕迹地将脸转向一边,黑亮的眼眸变得愈发幽深难测。
二哥待她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