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深深一叹,“我心疼二哥,也心疼你,说起来你们两个谁都没错,却都落得这样的境地。我惦记着,若能为二哥找个贴心人来,暖过他的心,说不定将来万事都有转圜,你们……也就跟着都好了。”
跟着都好了?皇后一时默然不语。
对于皇帝,皇后从前还自信是了解他的,如今却越来越拿不准了。就说何才人的事,从前何尝想得到,他会为一个小才人讨好不当就下杀手呢?
给他另寻一个爱人来为之解开心结,将来对她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根本无从估量。说不定他有了两情相悦的女子,暖过了心,反而更加不来理睬她了呢。
可是事情都已到了这个份上,琢锦都求了过来,又能怎样?
她没有爱他,反而如他最忌讳的那样,爱着三皇子,他冷落她,不愿亲近她,都有他的道理,她不该怪他,反而该怪自己才对。
可是,心底也会有个声音辩驳:我爱了别人,真就是那么对不住他的事么?世上盲婚哑嫁的夫妻那么多,不也都顺顺当当地生儿育女,白头偕老了?为什么偏偏他忍不了?偏偏他眼看着我木已成舟,没了退路,却还不愿接受我,让我做个有名无实的皇后,一天天冷冷清清地苦挨下去,面对一片茫然惨淡的将来?
如今出来个真心爱他的女子,还要我这个有名无实的正妻也拿出正妻该有的贤惠之道,替他妥帖安排?
我怎就那么下贱,那么微不足道,那么活该替他人做嫁!
这不是醋意,她要是会为他吃醋,反倒好了,一切就都简单了。她就是有些不甘心,有些自怜自伤,想到隆熙阁里将有一对两情相悦的男女,她难以让自己平静看待。
“你放心,此事我会帮你安排。”皇后垂着眼睑隐藏下真实情绪,露在面上的仍是往日的慈和笑意,“隆熙阁早该有个宫女侍奉,如今正是好机会。”
长公主忙道:“嫂嫂该不会想要直接将那姑娘送过去吧?以二哥的性子,太着痕迹恐怕不好。那何才人……”
“何才人又怎能与这姑娘相比?”皇后笑着接过话头,“你也说了,皇上对她另眼相看,及早将她送过去,正是顺遂了皇上心意,皇上高兴还来不及呢。”
“会么?”长公主想着二哥那张冷脸,隐隐觉得不妥,可又说不上什么理由反驳。
“一切交给我便好。我办事,你还不放心么?”皇后轻拍着她的手道。
“有嫂嫂这句话就好。”长公主放下心,像个撒娇的小女孩,靠进皇后怀里,“嫂嫂,我留下来陪你睡好不好?”皇后的凄清她何尝不明白,将来的她自己,说不定还不如这番光景。如此一想,这锦绣堆的日子也当真是没趣。
皇后轻揽着她的肩,脸上的笑意缓缓淡去。
第024章 人逢喜事
一夜无话。次日皇极殿的御门听政一开始,朝臣们就隐约发觉皇上今天有点不同,怎么个不同法儿,又不好形容,好像就是有那么一丁点……容光焕发吧。而接下来,他们很快发现了真正厉害的不同之处是在哪里。
“依杜卿的说法,这皖南民变尚不严重,无需调兵镇压了?”皇帝的声音响在皇极殿空阔的殿堂内,带着袅袅回音,更显凛然端严。
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杜荣站在堂下恭谨答道:“正是,据江浙巡抚孙延芝回报,所谓民变仅是少许刁民喧哗闹事,当地府衙差役便可轻易平叛。那巡盐御史姜九真夸大其词,只因他与当地官员生了龃龉,蓄意诬告,公报私仇而已。”
立刻便有人接口道:“姜九真公报私仇,蒙蔽圣听,罪在不赦,恳请圣上即刻下旨将其缉拿归案。”
皇帝却不露声色,手里悠悠把玩着一柄白玉錾金如意,静默半晌,方道:“上回是谁提及,有个翰林院编修要外放的?”
他为何忽然转了话题,众朝臣猜测不出,但这话茬却是杜荣极喜欢的,他当即给一旁的同乡、吏部右侍郎董仲生使了个眼色。董仲生道:“启禀圣上,翰林院编修吴振心思慎敏,为官清廉,可堪大用,若能由他接任这巡盐御史一职,正是合适。”
他的顶头上司、新晋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粟仟英面现不虞,有心插口,抬眼觑了一下皇帝的神情,又忍住了。
皇帝目光一抬,脸上闪过一丝似有若无的嘲讽与得色:“哦?既是这般的良质美才,任一个从六品的御史未免大材小用。依杜卿所言来看,皖南一带风平浪静,民风甚好,是个好去处,就让这位吴编修去到那边,任个四品知府吧。”
话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