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她又会来到御膳房,与御厨们一起研究美食。她天赋极高,又勤奋刻苦,短时间内便大有所成。
御膳房的御厨们尝了她的创意料理,也赞口不绝,连连称奇:“此等美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后来,边关战捷连连,宫中常常举办庆功宴。^y¢e`x,i?a′k-e·.?c!o^m¨阿榆经常顶着董贤的肉身,蒙面在大殿庆功宴上献舞。她的舞姿神秘而优美,恍若仙子下凡。在烛光的映照下,她的身影在大殿中摇曳,众人看得如痴如醉。
渐渐地,阿榆成了宫中神话。
消息传到边关,众将军和士兵们在战场上拼命杀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立下战功,到长生殿的庆功宴看一曲神舞!”
他们将阿榆的舞视为一种激励,一种向往,在战场上奋勇拼搏,只为能一睹那绝世舞姿。
而刘和,看着阿榆在宫中如此备受瞩目,心中满是骄傲与欢喜,他知道,只要能让阿榆开心,能让她在这宫中绽放光彩,他便会一直守护着她,无论前方有多少阻碍,他都不会退缩。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金秋九月,未央宫前殿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举行。殿内酒香四溢,丝竹声声,群臣们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然而,在这热闹非凡的场景中,却有一个身影显得格格不入——师缡独坐一隅,面前的酒盏已经空了又满,满了又空。
三日前,父亲师丹突然旧疾复发,卧床不起。但作为朝中重臣,又怎能缺席这场重要的庆功宴?
无奈之下,师丹只得将刚能下床走路的儿子叫到榻前,语重心长地说:“缡儿,为父实在无法赴宴,你就代我走一趟吧。”
其实,师丹有私心,他想着师缡只要愿意走出侯府,到外面散散心,说不定就能打开心结。
师缡皱了皱眉头,他本就不喜这种应酬场合,更何况自己的心里还藏着一个难以释怀的人。但看着父亲疲惫的面容,他终究还是点了点头:“孩儿遵命。”
此刻,师缡坐在席间,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耳边是同僚们的高谈阔论,谈论着边关的捷报,谈论着皇帝的圣明,却没有一句能真正进入他的耳中。
他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却丝毫无法驱散心中的苦涩。
这是他第二次饮酒,回想起第一次,还是和阿榆为了营救被抓进妓馆的姑娘们,他们困在深山,那夜的酒入口却是甘甜,不像今日这般辛辣苦涩……想到此处,心中又如刀割一般,痛入骨髓。
就在这时,殿内突然安静了下来。原本喧闹的声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诡异的寂静。
师缡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安静惊到,他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压轴舞要出场了!”有人小声说道。
师缡听闻过宫中的这场神舞,据说能令众生颠倒,可他心中惊不起一丝波澜,阿榆不在了,世间万事万物皆无色无味无趣。
随着一阵激昂的鼓点响起,两队身姿婀娜的舞姬踏着节奏,轻盈地步入殿中。她们身着华服,身姿摇曳,本应是柔美之态,却舞出了英姿飒爽的风采。
现场的编乐更是振奋人心,金戈铁马之声仿佛将众人带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沙场,让人仿佛看到了众将士奋勇杀敌的英勇场景。
就在众人沉浸在这激昂的氛围中时,空中突然飘下无数血红的红绸。红绸团簇飞舞,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血色花朵。
而随着红绸一同出现的,竟是一个蒙面的男子!
他身姿轻盈,宛如飞燕,在红绸间穿梭跳跃,舞姿飘逸若仙。那动作中既有男子的坚毅,又带着一丝妩媚,让人移不开眼睛。
师缡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道身影,心中不知为何,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他想要看清那人的面容,却始终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
终于,鼓点渐渐停歇,舞蹈也到了尾声。那蒙面男子缓缓转过身来……
那一刻,师缡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他瞪大了眼睛,身体僵硬得动弹不得。
面纱随风轻轻飘动的瞬间,那张熟悉的眼神映入眼帘——一颦一笑后,那眉眼间的俏皮嬉笑,分明就是他日思夜想的阿榆!
“阿……阿榆……阿榆……”师缡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他的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阿榆在空中轻盈地旋转,即将落地。师缡再也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