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促成两国议和,所以答应了赵国开出的三个条件。事态紧急,没有向王上请示。还请王上责罚。”
中山王姿脸色瞬间僵硬,但语调平和道:“赵国开出什么条件。”
司马喜答道:“第一个条件是让我们赔偿他们的一切损失。”
中山王姿眉宇紧蹙,语调冰冷地问道:“第二个条件又是什么。”
司马喜没想到王上反应太过平静,答道:“第二个条件就是要我们割城求和。”
中山王姿身体向前倾斜,握紧拳头,冷声道:“赵国第三个条件是什么。”
司马喜回道:“第三个条件就是要王上亲自议和。”
中山王姿沉默良久,喝道:“赵国攻伐我国,是入侵者。竟然要我们割城求和,还要赔偿他们所有的损失。寡人打不赢赵国,唯有忍。割城、赔款,寡人可以接受。赵君要寡人亲自议和,简直是欺人太甚。”
司马喜就知道王上得知第三个条件定会勃然大怒,故而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规劝道:“赵国是战胜国,我们是战败国。我们不答应赵国的条件,两国就会继续开战。”
“打就打,寡人何惧。”
“眼前这种局势,我们是打不赢赵国。”
中山王语调悲愤道:“寡人……”
“王上,吴王夫差攻破越国,生擒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乃一国之君,甘愿受辱,前往吴国,遭受了多少屈辱。”
“你是什么意思。”
“越王勾践没忘亡国之耻,将屈辱藏于心中。数十年后,越王勾践攻灭了吴国,北上中原,还成就了霸业。我们不如效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赵君不是夫差,寡人也不是勾践。”中山王姿怒喝道:“赵君想要羞辱寡人,寡人宁可战死,也不去赵国请罪,更不会如勾践那般侍奉敌国的君主。男子汉顶天立地,绝不低眉折腰。”
“赵君没有羞辱王上,也没有将王上囚禁赵国的想法。”司马喜见王上的脸色缓和,续道:“赵君要王上亲自缔结合约,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是胜利者。”
中山王姿冷冷地说道:“他不就是想以胜利者的姿态,羞辱寡人。”
“王上,与其被赵君攻破灵寿,囚禁赵国受辱。我们不如答应赵国的条件,前去议和。”司马喜见王上没有出言反对,又道:“中原有句话叫知耻而后勇。王上与赵君议和,受点辱。他日,我们积蓄力量,反攻赵国。王上所受的屈辱,我们加倍向赵君讨回来。”
中山王姿问道:“我们还有机会讨回失去的尊严和耻辱?”
司马喜用坚定地眼神答道:“只要王上还在,国家还在。我们就能讨回失去的尊严和耻辱。”
中山王姿想了想,问道:“寡人前去议和,被赵君扣押,又当如何。”
“赵国是礼仪之国,赵君是礼仪之君。赵君是不会做出背信弃义,辱没名声之事。赵君扣押王上,会遭到天下诸侯讥讽、鄙视。赵君也会失信于诸侯。”
“寡人还是不放心。”
司马喜劝道:“王上担心出现状况。我们可以令左使等能征善战的将领,率领重兵前往。赵君打算扣押王上,我们与之开战。”
中山王姿沉思半响,妥协道:“眼下局势,唯有如此。寡人答应就是。”
翌日,中山王姿让太子留守国都,自己亲率重臣南下东垣,与赵国议和。
赵国和中山国在滹沱河南岸,举行议和仪式。
赵雍率领肥义、田不礼、赵袑、许鈞、赵骁、司马望族和乐毅等文臣武将出席。中山王姿率领司马喜、公子尚、张登、爰骞、乐烷和季辛等文臣武将出席。
双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都在为本国争取最大的利益。经过三个时辰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中山国赔偿赵国一切损失,割四邑给赵国。赵国接受中山国四邑,大军撤出中山国境内。
双方达成协议,各自收好文书。
赵雍问道:“中山王,寡人拒绝求和,你会不会为国而战。”
中山王姿见赵君出言挑衅,也不甘示弱道:“寡人不是赵君的对手,但也会倾国之兵与赵君相争。”
赵雍见他还有点志气,又道:“我们缔结和平,中山王姿会不会攻打赵国。”
“寡人若修养生息,养精蓄锐,定会攻伐赵国雪耻。”中山王姿的眸色毫无畏惧地迎向赵雍,问道:“赵君和寡人议和,后悔吗?”
赵雍用凌厉地眼神回击对方,豪气干云地答道:“寡人议和绝不不后悔。中山王若不服,以后我们在一较高下。”
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