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田辟彊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双方战事激烈。但齐、韩、魏联合也攻不破楚国的防线。楚国也不能击退齐、韩、魏三国。
双方战事陷入僵局,你攻不破我,我也灭不了你。齐国君臣也没想到楚国这回态度如此强硬,丝毫没有求和的打算。齐王田辟彊更是头疼不已。
齐王田辟彊怎么也没有想到,几年前,楚国连西边的秦国也打不赢。几年后,楚国的国势迅猛增长,不但灭了东方大国越国,还以一国之力,对战齐、韩、魏三国不落下风。
就在齐王田辟彊思考下一轮对楚国发动攻势的时候。一骑快马奔进了齐都临淄。
那名斥候背上插着鲜明的黑色旗帜,大喊道:“王上,紧急军情。”
田辟彊看了看那名斥候送上来的文书,脸色显得有些僵硬,“赵国起兵三十万攻打中山国。中山国连连战败,已经丧失了三分之二的国土,中山国国都灵寿也处于赵国铁蹄的践踏之下。”
齐国君臣闻言,脸色大惊,赵国竟然有灭亡中山国的实力。
田辟彊平复心境,问道:“这几年,赵国趁着中原大乱,一直处于休养生息。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之后,竟然国力迅猛大增。一年前,赵国渡过大河,夺回被秦国占领的河西,北上痛击林胡。寡人以为赵国能够取胜,皆是因为秦国陷入内乱,无暇顾及边疆之事。赵国侥幸获胜。今,赵国出兵三十万,攻破中山国三分之二的国土。赵国究竟隐藏了多少实力。”
一人答道:“嬴姓赵氏,令人可怕。”
“是啊!嬴姓赵氏令人可怕。”田和道:“想当年,秦国被魏国打得险些亡国。如今的秦国,东破三晋,西慑戎狄,北扫义渠,南破楚国。几年前,濮水之边,我们也被秦国击败。”
又一人感叹道:“邯郸之难,赵国也险些被魏国攻破。不是我们出手救赵,赵国恐怕已经亡了。”
田和接话道:“赵肃侯一生东征西讨,也不能鼎立诸侯。中山国以弱国之力,引水围鄗城。两年前,燕、赵两国之力,奈何不了中山。今,赵国一国之力就攻破了中山三分之二的疆土。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到底有多强。”
“这几年,寡人提防燕国、楚国和魏国,却忽视了赵国。”田辟彊问道:“赵国欲灭亡中山,寡人不能选择袖手旁观。”
田和问道:“王上打算插手中山国内政。”
“寡人错判形势,导致楚国趁虚而入,一举攻破了越国。楚国成为大江中下游的巨无霸。楚王仗着灭越之功,有恃无恐,与我们开战。”田辟彊眸色之中有些悔色,愤恨道:“一年前,寡人走错了一步棋。我国南边才会出现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楚国。此次,寡人绝不愿看到东边出现一个强大的赵国。”
田和沉吟片刻,问道:“和赵国交战,就违背了当初我们制定攻楚的战略。倘若楚、赵联合,攻打我们。战场形势就不利于我国。”
田鞅急色道:“王上当初已经默许了赵国攻打中山国,并保证不会干涉。我们横加干涉中山国,就违背了昔日之盟。赵国也会以此为由,加入楚国,攻打我们。”
“这些后果,寡人何曾没有考虑。”田辟彊不甘心地说道:“赵国灭了中山国,赵之代、邯郸连为一体,国力势必大增。我们和燕国交恶,赵国又强大。燕、赵联合,齐国就危险了。”
“不管付出任何代价,我们都不能让赵国灭了中山。一年前,寡人关注燕、赵,忽略了楚国,导致楚国灭越,茁壮成长。寡人不想赵国也强大起来,威胁到我们的利益。”
田和见王上态度坚定,不在劝阻,“王上,已经衡量出利弊,臣也不在说什么。”
田辟疆厉声道:“我们联合韩、魏,打压楚国,就是为了保住我国在东方的霸主地位。任何诸侯国都不能威胁到齐国的安全和挑战齐国的地位。
众人皆道:“臣等附和。”
“我们攻楚一是为了打压楚国,削弱楚国的地位。其次,是为了让中原诸侯以齐国为尊,重树我们大国、强国的地位。我们和楚国交战,是亡不了楚国。纵使我们全力攻楚,压制了楚国。赵国又强大起来。”田辟彊眸色阴沉,“我们要在赵国尚未成长,将它扼杀在摇篮之中。”
田和问道:“王上,我们不和楚国继续开战。”
“楚国的存在,才会让中原诸侯感到恐惧。中原诸侯要想生存,而不被楚国所灭。他们只能选择依附寡人。”田辟彊双眸散发自信,“当务之急是救中山,击赵。我们不能因为打楚国,让赵国发展壮大。进而动摇我们的地位。为了齐国长久的利益,寡人决定暂且和楚国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