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边。君上不顾众人反对,亲自领军北征。秦王驷行王道,君上也敢前往秦国贺喜。秦国借道韩魏攻伐齐国,惨败桑丘。我国合纵魏、韩、楚、燕,兵发函谷。”
李兑也走过来,叹道:“秦国东出,攻打韩国。我国出兵援助韩国,东边与齐国战于观泽,西边与秦国战于修鱼。尽管两次作战,我们都输了。但那两场战役,打出了赵氏男儿的傲骨。”
赵爵鼻息沉重,“韩魏抵不住秦国的压力,君上也不向秦国求和。秦国复来攻我,夺我西阳、中都。离石、蔺城也惨遭秦人践踏。蔺老将军、赵庄将军等众多将士为国战死。能征善战,战败不屈,才是我赵氏风骨。”
“齐、中山两国攻破燕国。君上不惜得罪两国,选择扶持燕国远在韩国质子归国争位。公子职回国后不负使命,借助诸侯力量,不但继承王位,光复燕国,还将齐国、中山国驱逐出境。”李兑也是心有不甘地说道:“我国和燕国、秦国缔结了互不征伐的同盟关系。也进一步巩固了韩、魏两国的关系。赵国建国至今,从未取得如此好的局面。”
赵爵哼道:“攻伐中山既是洗刷先君之耻,也是解决我国腹心之患。中山国如一颗毒瘤,不摘出,迟早会祸害我国的。”
公子成突然出现在两人的后方,冷声道:“君上的心思都在君夫人身上。君上不愿意两国再起战火也是可以理解的。”
赵鼎愤愤不平道:“中山国和赵国早晚都会打。无论君上愿不愿意,两国战火皆会重燃。”
公子成叹息道:“是啊!中山国和赵国早打晚打,早晚都要打。此时攻打中山国,我们占据上风。”
“君上,为了一个女人,竟然不关心国事。”赵鼎神情激动,“放过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恐怕想攻破中山国,难啊!”
肥义和田不礼不想加入他们,悄无声息地离开大殿。
肥义淡淡地问道:“你认为我们的君上真的是被君夫人迷惑了?”
田不礼看了一眼大殿内,笑道:“君上真的如他们所说,那他们是真的一点也不了解君上。”
肥义仰望着飘拂着地云层,问道:“你认为,我们的君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田不礼抚摸下颚,正色道:“壮志雄心藏于心中。”
“人的心智,也会随着年龄变化。”肥义转过头看着他,吸了一口气道:“魏王嗣继位之初,也是雄心勃勃振兴魏国国力。魏王趁着秦国败于齐国,以公孙衍为将,联合韩魏燕楚四国兵发函谷、合纵攻秦。然,攻秦不克。修鱼败于秦,观泽败于齐。三战皆败,早已经磨灭了魏王嗣的雄心壮志。”
田不礼淡淡地回答道:“君上不是魏王。”
肥义苦笑道:“君上继位,破五国,平内乱,北御燕国,少年英雄。然,五国攻秦不克。修鱼败于秦,观泽败于齐。西阳、中都再败秦国。蔺城、离石又败给秦国。这几年,我国对外征战,屡次败给秦、齐。君上的傲骨恐怕也所剩无几啊!”
田不礼沉思少许,回道:“我的看法和你恰恰相反。”
“哦。”肥义问道:“你有何看法。”
田不礼俯视着邯郸城,边走边说道:“君上和魏王嗣不是一样的人。”
“有何不一样。”
“赢姓赵氏子孙,从来不怕战斗。赵氏的风骨,天下诸侯皆知。”
“君上的风骨所剩无几吧!”
“五国图谋赵国,君上不惜国力弱小,与之争锋相对。这是赵氏风骨,宁折不屈。修鱼一战,我们败给秦国;观泽之战,我们败给齐国。韩魏两国都向秦国求和。君上宁可降下罪己诏,承认自己的过错,也不愿意向秦国求和。这份胆识和魄力是魏王嗣不能比的。”
“按你说来,君上的雄心并未减退。”
田不礼续道:“中都、西阳,战况对我们不利。蔺城、离石也被秦人践踏。君上也不惧秦,亲自领兵前往太原郡,抵御秦人。我们方有不归谷大捷,驱逐秦人出境。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肥义道:“人总是会变的。”
“赵相莫非忘了”田不礼眸色坚定,“我国刚和秦国结束战事,燕国被齐、中山攻破。按理说,秦、赵大战后,我国国力虚弱,应该休养生息,静观中原乱局。君上,做了什么。”
肥义答道:“君上力排众议,让乐池将军前往韩国,护送燕国在韩国的质子归国。”
“这几年,我们对外战争败多胜少,但总会看到希望。看到君上身上的赵氏的风骨。”田不礼邀请赵相往前走,又道:“不归谷击退秦人,看到了希望。扶持公子职光复燕国,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