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关雎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关雎

燕国复国,公子职成为新的燕王,既二十年后以乐毅为统帅,攻破齐国的燕昭王。

燕王职继位后,面对国家萧条残破,百姓流离失所,痛心疾首。振兴燕国,攻破齐国,成为他毕生要奋斗的目标。燕国要复兴、强大,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他要做的就是两个字…隐忍。

燕王职继位后,对内,下令让颠沛流离的百姓回到国内,重建国家。厚葬为国家战死的将士,减轻赋税,休养生息。对外,与邻国交好。

这日,燕王职正在处理国政。

史官进来问道:“王上。臣应该如何记录燕王哙生平事迹。”

就在此时,宗室姬远走了进来,交出了燕国传了数百年的国玺。

姬远垂泪道:“王上。先王离世前,自觉罪孽深重。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百姓。死后,不进宗庙、不享受谥号、不进王陵。”

燕王职注视着史官,“听清楚了吗?”

史官连忙应喏。

就在这时,赵固、赵希和乐池等人进入宫中前来辞别。

燕王职以燕国内部不稳为由,邀请乐池留下来帮他稳定局势。燕王职再三恳请,乐池推辞不过,于是留在了燕国。赵固、赵希先回国向赵君复命。

过了半月,公子职正在宫中闭目眼神,宦者上前道:“王上,乐池将军求见。”

“请他进来。”燕王职想了想,还是自己亲自去迎接比较合适,制止道:“寡人,亲自去迎他。”

乐池见燕王亲自前来相迎,忙道:“外臣,拜会燕王。”

“乐将军不必多礼。”燕王职感激道:“寡人归国,没有将军照料,岂能有今日。”

“王上能有今日,实乃先祖恩德保佑。”乐池谦恭道:“外臣不过是进了微薄之力。”

“对将军而言是微薄之力。对寡人而言,意义重大。”燕王职行礼道:“乐将军,受寡人一拜。”

乐池忙道:“王上,这可使不得。”

“乐将军,外面风大。”燕王职让出一条路,伸出手道:“里面请。”

乐池回礼道:“王上,请。”

进入宫中,两人席地而坐。

燕王职问道:“乐将军进宫是为了何事。”

乐池答道:“燕国百姓,安居乐业,重新走上正规。外臣留在燕国也没用武之地。王上,外臣进宫是来辞别的。”

燕王职虽然知道他早晚都会离开,一旦听说他要走,心里终究是舍不得,问道:“乐将军为何要走。燕国不好吗?”

乐池笑道:“我已留在燕国多日。该回国拜见赵君。”

燕王职挽留道:“乐将军,寡人舍不得你走。”

乐池感受到了燕王的诚意,忙道:“我是外臣,早一天,晚一天都会离开。”

“燕国需要寡人,寡人需要乐将军。”燕王职双眸不舍道:“乐将军,可以留下来帮助寡人吗?”

“赵君厚待乐氏一族,对我也是情深义重。我不能辜负赵君的情谊。”

燕王哙禅国子之,燕太子平回国争位。燕国爆发了子之之乱。齐、中山两国乘虚而入,攻破燕都蓟城。

韩、赵两国不愿意看到,齐、中山两国吞并燕国而强大。赵君以乐池为将,前去韩国迎接燕质子公子职回国争位。归国漫漫艰险,若不是乐池护佑,公子职也不知道自己死了多少次。

一路上,燕职向乐池请教治国用兵之道。乐池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乐池也是姬职回国争位,信赖和倚重的对象。姬职对乐池的感情,用语言难以描述。

燕王职见他执意要走,起身走在乐池面前,躬身行了一礼,“燕国各邑降齐者,皆叛齐归燕。燕国经此浩劫,国力大损。寡人要雪耻,要振兴燕国。就需要乐将军一样的贤士,方能共图齐事。”

乐池见燕王职说出这番肺腑之言,完全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也深受感动,“王上之志,理应藏在心中。此事泄露出去,恐怕会为燕国带来灾祸。燕国要复兴、要雪耻,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

燕王职何尝不知燕国还有很长地路要走。燕国在没有强大之前,除了隐忍,他没有别的选择。

燕王职没有把乐池当做外人,吐露心声,“齐国是强国,燕国是弱国。燕国要攻破齐国是不容易实现的。无论是十年,二十年,还是要寡人一生。齐国辱我之耻,寡人决不放下。上天不垂帘寡人,不给寡人报仇的机会。寡人也要子子孙孙记得这份仇恨。”

“王上有如此雄心壮志,外臣倍感欣慰。男儿顶天立地,不为国雪耻,岂能立于世间。”乐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