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回不去了。”
公孙衍声音低沉道:“嬴疾,你就不怕我在酒中下毒。”
“哈哈哈。”嬴疾笑道:“犀首乃堂堂君子,岂会做这些有辱名节之事。”
“你我叙旧到此结束。”公孙衍收起感伤,脸色僵硬,高举右手,“三军将士听令,准备开战。”
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嬴疾也抚慰创伤,点了点头,“大秦将士听令,准备开战。”
公孙衍唇角露出微笑,右手向前一挥,厉道:“开战。”
韩军将士涌向秦国阵地。
嬴疾拔出长剑向前一送,喝道:“开战。”
秦、韩双方交缠在一起,铁甲撞击声、刀剑碰撞声、车马哀鸣声、壮士惨叫声,还有战场上两军气动山河的喊杀生声,汇聚成多种旋律,天地之间为之变色。
韩王康坐在新郑宫,等待前线的状况。秦、韩交战,他也寝食难安。韩王得到前线送回的战况。他见战场局势利秦,不利于韩。
韩王连忙派人前去楚国,催促楚王发兵相助。楚军驻扎在边境上,摇旗呐喊,大造声势,一点也没有帮助韩国攻打秦国的意思。
韩王康得知楚人按兵不动,愤怒道:“楚人欺我。”
韩相见前线告急,怒道:“王上,我就说楚国不可信。”
韩王康咬紧牙,咽下这口怒气,没有楚人援助,他也不服输道:“韩鹏,你率领三万大军前去援助公孙衍。没有楚国的援助,我们也要击退秦国。”
韩鹏斗志昂扬道:“喏。”
岸门一战,秦国斩首万余。
嬴疾战胜了公孙衍,也不乘胜追击,深入韩境。秦、韩双方,陷入僵持。
嬴华不解道:“主将,我们为何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攻入韩国新郑,灭了韩国。”
“韩国虽败,但主力尚存。嬴华,你不要忘了。我们的对手是公孙衍。此战,我们要步步为营,切不可急功近利。”嬴疾沉默良久,又道:“嬴华,你忘了我们这次攻打韩国的目的吗?”
“王上是要我们驱逐公孙衍。”嬴华不甘心道:“主将,这可是灭韩国大好机会。”
“韩地九百里,韩地之众,束甲数十万。岂能说灭就灭。”
嬴华冷哼一声,也不接话。
嬴疾道:“韩国面对灭国之忧,也会全力抵抗。诸侯见秦国要灭韩国,也会出兵干涉。灭韩,谈何容易。”
嬴华问道:“韩国被我们击败,士气低落,这正是我们大好机会。你在担心什么。公孙衍有何惧。”
“韩国,牵扯到诸侯利益。牵一发动全身。齐国吞并燕国,遭到诸侯联合干涉,这就是前车之鉴。”嬴疾拍了拍嬴华的肩膀,语调柔和,“嬴华,楚国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我们全力攻韩,楚国突然发兵偷袭。我们不但灭不了韩国,还会被韩、楚两国夹击。”
此番较量,公孙衍虽明白,秦国的锋芒,韩国是难以抵挡。但是秦国想要一战灭韩,那也是痴人说梦。
公孙衍了解自己的对手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为了降低韩国的损失,保存新军有生力量,应对日后中原变局。公孙衍派人前往秦军大营,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理有说嬴疾。
秦、韩两国相争,不过是螳螂捕蝉。楚国按兵不动,就是为了成为黄雀。
韩使来到秦国大账,面见嬴疾道:“秦、韩两国相伐,空耗国力,以免被楚国趁虚而入。”
公孙衍所想,也是嬴疾所担忧之事。楚国按兵不动,就是为了让秦、韩两国批个你死我活。嬴疾也给公孙衍出了一个难题...公孙衍不能留在韩国。
岸门一战,韩国战败。公孙衍在韩国多年地努力,也付之东流。此刻,他已经心灰意冷,心中也萌发了归隐之心。于是,答应了嬴疾地条件,离开韩国。
公孙衍乃堂堂君子,言出必行,行必果。既然,嬴疾要求他离开,方才罢兵。为了韩国,他只好选择离开。公孙衍将指挥权利,交给韩鹏。
韩鹏问道:“犀首,你这是干什么。”
公孙衍道:“我若不走,秦、韩两国还会有恶战。”
“打就打。”韩鹏怒道:“韩国男儿,岂会怕了秦国。”
公孙衍扶着额头,语调苍凉,“我征战三十几年,已经累了。我不想打了。”
韩鹏闻言,心中一紧,惊道:“犀首,你是打算答应秦人的条件,要离开韩国。”
公孙衍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韩鹏挽留道:“犀首,你走之后,秦人来攻打我们怎么办。秦人说的话,不可信。”
“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