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赵武灵王英雄传 >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晋的噩耗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晋的噩耗

退兵的。

秦国先是狂揍了义渠,义渠人远遁大草原。义渠人没有几年时间恢复元气,是不会找秦国的麻烦。随后,秦国安定西戎。西戎见强大的义渠人被秦国狠狠地揍了一顿,他们自然也不会挑起战事。秦国就是因为稳定义渠、西戎,方才出兵攻打韩国。

秦国没有外患,那就是内忧。秦国的内忧又是什么?

秦王嬴驷继位之初,就敢腰斩先君重臣公孙鞅。而今,嬴驷掌控秦国朝政数十年,秦国有他,怎会有内忧。秦国没有内忧,嬴疾退兵又该如何解释。公孙衍想了很多,仍旧未能理清秦国退兵的缘由。前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禀报之后,公孙衍才断定,秦人不是诈退,而是真的撤退。公孙衍指挥三晋夺回了秦国占据韩国的土地。

韩鹏见秦国退了,他脑海之中涌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乘胜追击,攻破函谷关。

这个想法很快被公孙衍否决了。公孙衍拒绝这个提议,不是因为他怕了秦国。而是,他明白一个道理。当今的天下格局,已然不是三晋的天下。他的目光盯着东边的强国齐国。

三晋走在一起,齐国是不愿意看到的。公孙衍断定,齐国也会出兵攻打三晋。不出公孙衍所料,三晋携手应对秦国的同时。齐国也对三晋出手。

秦国与三晋一战,双方皆有伤亡。如今,三晋夺回了韩国的领土。秦国撤军退回国内。三晋与秦国的战事算是告一段落。为了避免秦军卷土重来,韩国境内仍然留有数万的魏赵军队。公孙衍和赵歇带领着剩下的军队,赶往东边的战场,迎战齐军。

公元前318年,公孙衍邀集韩赵魏楚燕义渠六国攻秦。

齐国不想参加合纵攻秦,也不想明面上拒绝中原五国联军。齐国想要看到的就是秦国和中原五国打得两败俱伤。然而,齐王田辟彊没能如愿,中原五国攻秦无功而返,五国也没有多大的损失。但是秦国的声威一日比一日强大,甚至掩盖了齐国的光芒。

齐军主将率领大军走走停停,刚至魏国边境。已然知晓五国退兵的消息。五国和秦国不相互攻伐,齐军也就没有向西前进的必要。匡章建议将大军撤回去。

田罂唇角露出诡谲的微笑,问道:“我和你领着数万将士远征,怎能无半点功劳就回到国内。匡章,回到国内,我等如何面对王上,面对国中的百姓。”

匡章心中一惊,吞吞吐吐道:“齐相,你的意思是说…”

“没错。”田罂截断匡章的话,“五国联军攻秦不克,中原诸侯国只知秦国,不知齐国。我们不折腾出大动静,中原诸侯岂会来临淄朝拜吾王。五国没能攻破函谷关,秦国出函谷关迎战三晋,亦不分胜负。我们也该证明一下,天下诸侯打不赢秦国,亦不能打赢我齐国。齐国乃东方第一强国的地位,谁也不能动摇。”

“齐相,打算怎么做。”

“对三晋动手。”

“王上没有下达对三晋开战的命令。”

“离开临淄前,王上有交代。匡章,你忘了吗?”

匡章仔细回味,他不记得王上下达过与三晋开战的命令。

“王上说了,五国胜,则攻秦。五国败,则攻三晋。”田罂道:“今日五国撤军,已然是败了。我们就该对三晋出手。”

“齐相,攻伐三晋一事。我们是否应该请示王上。”

“这是王上派人送来的国书。”田罂从宽大的衣袖之中拿出一封国书递给他。匡章接过文书看了看,郑重道:“匡章听齐相调遣。”

齐国大军驻扎在魏国边境,自然不是友好。

魏嗣也猜到齐国会对魏国动手,也在边境上驻扎大量的魏军,应对突发的状况。

匡章趁魏国向西援救韩国,领着齐国的竞技之师攻入魏国境内。魏国的注意力在秦国。齐军突然发动进攻,赢得先机。一路攻城略地,抵达魏地观泽。

观泽,离魏国大梁不足百里。离赵都邯郸也是亦然。齐军占据观泽,可攻打魏国大梁,也威胁到赵国邯郸。魏嗣、赵雍见情况不妙,急忙调回援韩的大军,迎战齐军。

齐国突然对三晋出手,打了三晋一个措手不及。

五国联军攻秦不克,其余威震动诸侯。中原诸侯只说秦国如何如何,田辟彊闻言心中很不是滋味。

公元前317年,秦国稳住西边的戎狄,将秦剑挥向韩国。韩国一国之力,自然是抵挡不住秦国前进的脚步,只能向中原诸侯求助。魏、赵两国君主不仅牢记着三晋先祖合作时的辉煌,亦没忘却那日赵国龙台的誓言。魏、赵两国出兵救韩,抵挡秦国东进的锋芒。

秦国攻打韩国颇有疲惫之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