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将士,听犀首指挥。”
赵歇道:“赵军亦然。”
公孙衍目视着二位,满眶含泪道:“蒙两位看得起我。我们再此携手,共对外敌。”
韩、赵、魏三家内争不惜,但对付秦国这件事上,他们未曾有半点犹豫。
眼见修鱼城将破,半路杀出魏、赵两国援军。胜利的果实摆在眼前,又被人残忍地夺走。嬴疾心中很不是滋味。
秦将嬴华怒色道:“魏、赵两国敢来支援韩国,是没有将我国的警告放在心上。将军,让我领两万大秦将士,去会一会他们。”
秦军攻打修鱼城已经折损了些兵马,面对韩、赵、魏三国的援军,已然颇有些吃力。嬴疾也明白,魏国来的那个男人是秦国曾经的大良造,不可小觑。
犀首之名,早已经威震诸侯,冒然迎战,秦国是讨不了便宜。嬴疾想到那个男人的面庞,抬手制止,“嬴华不可轻举妄动。”
嬴华忿忿不平道:“修鱼城已是秦国囊中取物,魏、赵两国在这个时候前来捣乱。我们不去教训一下魏、赵两国,魏、赵岂会惧怕我秦国之威。”
嬴疾道:“我们的对手是犀首,不可大意。”
“将军,身为男儿之躯,岂能怕生死。”嬴华一腔热血,哪里听得进去劝告,“犀首,犹如魏国的魏武卒已经成为了过去。大秦男儿,何惧与他。”
秦国诸将也是义愤填膺,纷纷请战道:“将军,我等愿意出战。”
嬴疾见众将士请战之声颇高,加之他也想再次与犀首一战。函谷关一战,秦国和三晋没能分出胜负。此战也是天赐良机,若是错过了这次交手的机会,定会让人抱憾终身。
嬴疾看着众人道:“好,明日会一会三晋。”
秦国和韩、赵、魏三国再修鱼城外摆开阵势。
嬴疾驱车上前朝着熟悉的人喊话道:“犀首,函谷关你不辞而别。今日我们又见面了。”
嬴疾之言是嘲笑公孙衍率五国联军攻秦不克。
公孙衍自然听出了话外音,也不恼怒,驱车上前,对着老朋友打招呼,“嬴疾,我们又见面了。”
“你我函谷关一战,打的不尽兴,我们再来分个高下。”嬴疾笑道:“犀首,不要因为你曾是秦国的大良造,你就对我手下留情。”
嬴疾表面上是在说客套话,实则是为了离间三晋之间的关系。
“好,我正有此意。”公孙衍回道:“我与秦国毫无干系。秦国也是我的敌人。嬴疾,纵使你、我有些情分,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公孙衍表明态度,嬴疾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废话不多说,开战吧!”
公孙衍高呼道:“开战。”
三晋合力,是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三晋之兵素悍勇,经过此战,秦军也领教了三晋之兵的厉害。
为了保住取得的胜利果实,嬴疾改变战略不在主动进攻,采取重点防守。由于秦军占据地势,三晋强行攻打了五次,也没能取得胜利。
秦国和三晋陷入僵持。
嬴驷在咸阳宫,听闻魏、赵两国出兵。三晋合兵一处,实力大增。秦军在前线作战,处于下风。此刻,嬴驷心中萌发了退兵之意。张仪却认为秦国不能撤军。
“张仪,寡人当初没有听你的建议,想要攻破韩国。才导致我国以一国之力对付三国的局面。”嬴驷罪责道:“是寡人的错,太高估了秦国的实力。张仪,你为何阻止寡人退兵。”
张仪道:“此战,我们不破了三晋,三晋便连城一块。三晋与秦国必有一战。王上让这一战提前了,除了取得胜利,我们别无退路。”
秦国攻韩,是韩、赵、魏、燕、楚五国攻秦之后,秦国首战。首战无果,就这样撤退了,嬴驷心中也不甘心。
嬴驷是一位输得起,放得下之人。秦国的确还没有叫板天下诸侯的实力,唯有将攻韩的秦军撤回来,才是明智之举。今,张仪反对撤军,想必是有破三晋的方法。
嬴驷问道:“张仪,你有什么办法破了三晋之力。”
张仪道:“联合齐国,共击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