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两国主将下达开战的命令,两军交锋不分胜负。秦王嬴驷站在城楼上,见着楚人的勇猛也着实吃惊。
秦国忙于应付中原诸侯,以及西边的戎夷。秦、楚两国之间不曾发生过激烈交锋。今日交战,他便看出了楚国将会成为秦国最难对付的敌人。
秦、楚几次攻伐后,战场局势陷入胶着。楚军六万多人倾巢而出,而秦国还有二十几万的后备力量。
张仪向嬴驷建议,抽派一万精兵,加入攻楚阵营。楚人一败,战场局势对秦国来说将会发生逆转。
嬴驷同意了张仪的建议,转身对着一位将领道:“司马错,寡人拨你一万人马,前去支援嬴疾,务必给寡人痛击楚人。”
司马错道:“喏。”
由于司马错一万新生军加入战场,战场形势陡然发生逆转。楚人在秦人的攻击下,只能采取防守的姿态,再也不敢主动进攻。
公孙衍、赵歇、韩鹏和姬平站在高处,目睹秦人和楚人的决斗。
姬平大呼小叫道:“犀首,楚军顶不住了。”
韩鹏问道:“犀首,我们要不要去支援楚军。”
赵歇回道:“昭阳太过自负,让秦人好好教训他们。”
姬平早就看不惯昭阳,点了点头应和,冷言冷语道:“楚大将军,让我们看他如何扬威,如何攻击秦人。我们去支援他,楚大将军会不高兴的。”
韩鹏问道:“我们难不成眼睁睁地看着楚人一个又一个倒下。”
公孙衍一直注视着战局,他也明白,楚人输了便会动摇五国联军的士气。秦国重新投入一万兵力作战,楚人虽疲于应对,但楚人悍勇的精神发挥地淋漓尽致,也未曾见落败的征兆。
此战,是楚人为了荣誉而战。韩、赵、魏、燕四国出兵帮助楚人,反而会让楚人心里不痛快。
公孙衍开口道:“楚人若败,必会向我们求救。我们做好准备,接应楚军。”
赵歇、韩鹏和姬平齐声道:“喏。”
秦王嬴驷见投入一万军力,仍然打不退楚人,自嘲道:“楚人好难对付。”
张仪厉声道:“王上,我们必须取得胜利。”
秦王环视着身边的将领,指着嬴华道:“该你立功呢?”
桑丘一战,秦国惨败,数万秦国男儿生死异乡。嬴华身为主将,理应与将士魂归一处。然,嬴华身边的副将,见难以挽回战败的命运。不惜冒犯主将,将之敲晕强行带离战场。副将率领秦国将士,冲向齐军。
嬴华回到秦国,面对数万死去的将士,心里有愧,每日以酒买醉,日渐消沉。
嬴驷见嬴华归来后,不奋发图强,整日把自己关在黑黢黢的房间用酒来麻痹自己。
嬴驷不愿见他如此颓废,来到嬴华府邸,踹门而入,提着他的衣襟,怒色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男子汉大丈夫输要输得起。你是嬴姓赵氏的好男儿,怎可因一败,沮丧懊恼。嬴华,你太令寡人失望。”说完,嬴驷重重将他摔在地上,也不看他。
嬴华不为所动,沮丧道:“数万将士,命丧齐地。王上,我辱了你的使命,也辜负了大秦将士。我该死,我该死。”
嬴驷上去给他重重一拳,喝道:“你是怎么输的,就给寡人双倍地赢回来。嬴姓赵氏男儿,不怕输。怕就怕输了,没有勇气站起来。大秦历代先君,皆因一战之败,站不起来。哪有大秦今日的局面。”
嬴华呐喊道:“王上,我还能赢回来吗?”
嬴驷背对着他,冷声道:“公孙衍邀集韩、赵、魏、楚、燕五国合纵,准备灭了我秦国。你若是嬴姓赵氏子孙,穿上你的战甲,与寡人一同共赴国难。国难当前,嬴姓赵氏男儿,是不会选择退缩。”
翌日,嬴华穿上战甲,来到咸阳宫。
嬴驷喜道:“嬴华,你总算回来了。寡人就知道,你一定回来。”
嬴华跪在地上,告罪道:“王上,嬴华回来了。请王上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好。”嬴驷上前扶起他,拍了拍嬴华强壮的臂膀,“明日你与寡人一同前往函谷关。重拾我嬴姓子孙丢失的尊严,找回大秦的荣耀。”
嬴驷见司马错率领的一万精兵,也打不退楚人。于是,又让嬴华领一万精兵,加入战场。
此战,是嬴华重新找回自己的第一战。
嬴华领兵一万,出函谷关杀向楚人的阵地,为了荣耀,他忘记了自己的生死。身中几次剑伤,依然奋不顾身冲向敌阵。
身为主将应该保全自己,然而嬴华不顾个人安危。嬴华的表现,激发了秦军将士的血性,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