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
周大娘把饭端了进来,招呼着杜大梅吃饭。
杜大梅一连吃了好几碗,待月亮高高挂起的时候,她带着孩子回了家。
待她一走,周瑞渊便迫不及待地将杜挽春拖进了屋。
翌日,杜挽春又再一次扶着酸胀的腰缓缓起身。
她头发凌乱,床边都是皱巴巴的衣服,身后躺着闭着眼睛熟睡的周瑞渊。
她伸出手指轻轻戳了戳他那张好看得不像话的脸,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周瑞渊并不是一个花架子啊,他学什么都快。
昨夜不过是第二次,就把她折腾得不行。
也难怪他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学会了做饭,还比做了三年饭菜的周大娘做的都要好吃。
趁着周瑞渊还没醒,杜挽春连忙捡起地上的衣服下了床,要是不赶紧走,等会他醒了,又要没完没了了。
来到前屋,周大娘已经做好了早饭。
杜挽春洗漱后拿着簸箕喂了鸡鸭,跟着她一道吃着。
周大娘看着她红光满脸的脸,小声道:“挽春呀,下次你还是别跟我一起上山了。”
杜挽春抬头疑惑地看向她,“怎么了?娘?”
周大娘双眸含笑道:“若是有了身孕那就不好了。”
杜挽春原本喝着粥,差点被呛住,“娘,哪有这么快就会有身孕。”
周大娘咬了一口馒头道:“哪里不能?我和瑞渊爹成婚后第一个月就有了他。”
杜挽春的脸颊顿时红了,这才几天,也不至于现在就有身孕,不过按照自家相公的体力,再过几个月就难说了。
她连忙埋头,将碗里的粥一口喝下,打断这个话题道:“娘,那我们今天先不上山,先去大姑家看看陶瓷瓶。”
周大娘拿了一个馒头,递给她,“我也正有此意,若是他们家那窑还能用,我们就自已烧瓷,多余剩下的银子还可以再买一些香料,我再调制一些其他的香露。 ”
“好的,娘。”杜挽春接过馒头,笑着点了点头。
周家的熏香铺子昨日特地取了名字,叫周家香铺,现在主要是卖香露和檀香塔,以及平常人家用的线香。
这几天生意还算是不错,每天都能有进账。
对于一间香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杜挽春准备和周大娘再做一些香粉,香膏和香丸。
在此之前如果能把曹家烧瓷的手艺学回来,那日后她们就不用再担心香露没有瓶子装,甚至还可以做一些达官贵人喜欢的鼻烟壶。
不仅如此,还可以烧制自已想要的图案,比直接在瓶子上画要持久一些。
两婆媳吃完早饭后,一同来到了曹家。
曹家虽称不上是富裕,但是比村里大多数人家都要好。
住的是青砖瓦房,从大门走进有一个小院子,朝往里走就是正屋。
屋里没人,杜挽春站在门口朝里唤道:“大姑,在家吗?”
没过多久,里面突然传来一尖锐的骂声。
“你一个不下蛋的母鸡,给我滚!滚出去!”
第75章 去找大姑学手艺
杜挽春听到声音,抬头见着一个头发泛白的妇人拿着棒槌殴打她的大姑。
她大姑抱着鼻青脸肿的头,哭诉求饶道:“娘,我知道错了,你别打了!”
妇人却不依不饶,伸手用力扯着杜大梅的头发,朝着她的脸上吐口水,“我让你昨晚那么晚回来!你是不是想趁着我儿子不在家去偷人!”
杜大梅脸上满是泪痕,声音都变得嘶哑,“娘,我没去偷人,我只是去我侄女家吃了个晚饭。”
妇人却提起棒槌又要朝她打下去。
杜挽春大步上前准备将她拦下。
不过,周大娘比她动作还要快,直接从那妇人手中夺过棒槌,厉色道:“曹婶子,你怎么能大白天的这样打自已的儿媳妇呢!”
这妇人就是杜大梅的婆婆曹氏。
婆婆姓曹,家里好几代的男人都是上门女婿,轮到自已好不容易生了两个儿子,所以宝贝得很。
家里祖上曾经出过县令,平日里经常一直不把村里人看在眼里,喜欢端着。
所以她十分不喜欢自家这个出身贫农的儿媳妇。
尤其是这个儿媳妇十多年都没生下一男半女,就更加不喜欢了。
不过曹家上下都知道,这不能生育的其实是杜大梅的相公。
但是曹氏却依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