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农家蜜婚日常 > 第217章

第217章

脑子里还在想着他那死去的孩子,浑身僵硬,整个人都是懵的,手脚泛着冰冷。听着父亲的话,他呆呆的看着父亲,张了张嘴,却无法说出话来。要哭不哭的模样,看得屋里人眼睛泛酸。

最后的决定是,便是要休妻,也不能急在这一会,先让阮严氏养好身子再说。

因着这事,老屋才有点喜庆的气氛,又多了几分凝重沉闷。

将将要进六月下旬,眼看就要农忙,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农忙做着准备呢。

陈子善突然说要搬来源河村,建两屋茅屋,旁边再搭个草庐,草庐即学堂,取名笑痴,不收束修,送些粮食蔬果即可。

笑痴。是他给自己取的字。从今往后他是笑痴居士。

陈子善年纪轻轻就能考取举人,学问那是相当的好,他只稍稍指点着阮家三个孩子的学业,三个孩子仅半年就成了学堂里最出色的学生。十里八乡听到他放出的这消息,地主啊乡绅啊等,都主动出钱出人,村民们则是出力,纷纷说要过来帮着盖茅屋搭草庐。

茅屋在陈子善的要求,盖得很是简陋,却用料实在,虽是茅屋,可相当的结实呢,冬暖夏凉。十里八乡的着实费了不少心思,陈举子可不能生病,生了病谁来教孩子们读书,得盖好,必须盖好!便是茅屋也得盖出青砖瓦房的效果来。

草庐,因着要送来读书的孩子比较多,草庐很大,也是相当的结实,还挂了卷帘,夏天遮日头,冬天遮风雪。桌案凳子等,笔墨纸砚等,书本啊之类的,都不用陈子善开口,那些个有钱的人家,颠颠儿的买了用车直接送过来。

如此这般,家里的两间茅屋可不够,又盖了间书屋出来。来读书的孩子跟着沾了福气,至少笔墨纸砚是可以不用担心。本来有些家里紧巴的,想送孩子读书,又苦于手头没钱,听说不用置办笔墨纸砚,赶紧将孩子送了过来。

别说百年,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好事啊!

好在草庐盖得相当大,孩子们稍拥挤些的坐着,倒也能堪堪坐下。陈子善并不拘着,想来你就来,不想来你可以不来,他不勉强。左右他是教着,不会特意为着谁又把教过的重新教。

他教得慢,笔墨纸砚书本等物品,只能在草庐里用,不能带回家。遇着不懂的,学生问他,他也会耐心细致的教着。到了时辰,出了草庐,就一概不理,自往茅屋家去。学九天休息一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