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二十户人家,都是姓朱,这姑娘呢,上头有两个哥哥,一家子很是老实憨厚,我还特意去打听了两趟,都说是个本分人家,在朱家垅都没跟村民红过脸。”
“姑娘的个头吧,跟初秀差不多,相貌还算清秀,跟业山自是不能比,爹娘哥哥们疼惜她,没让她忙地里的活,就只在家里收拾着,是个很利落的姑娘,和俩个嫂嫂也处得好。”
阮文和听着直点头。“业山说不在乎相貌的,人好就行。”
“还有个呢,是我娘家嫂嫂的侄女,一家子老少都极为温和,在村里有些名声,是良善人家,家里还算富裕,小姑娘生得晚,是老来子,养得娇了点,姑娘家该学的也都会,性子是好的,长得呢,也怪好看,白白净净,个头还挺高挑,配业山是很可以。”阮永氏觉得俩个姑娘都好。
朱家垅呢,就实在些,是个很利索的姑娘。就是长得普通了点,业山那孩子俊着呢。她娘家嫂嫂的侄女,跟业山是很相配,就是性子有点娇,得让业山宠着点,人倒是极好的,不掐尖不要强,根子上是个本分的。
“这俩姑娘都好啊,个有个的好啊。”阮文和有点激动,搓了搓手,乐呵呵的看着阮永氏。“业成娘,烦你费心了。我去跟业山说说,看他心里中意哪个,得赶紧把这婚事给张罗好。”
阮永氏笑着起身送他。“去罢,要是他有空,我可以领着他远远的看上眼,不惊动女方家。”
“好勒。”阮文和欢欢喜喜的离开。
还是三弟媳好啊,就知道三弟夫妻俩是个好的。
次日,阮业山抽了个时间出来,随着阮永氏到了俩个女方的村里,远远的见了面,最后,他决定了娶阮永氏娘家嫂嫂的侄女。
大儿子的婚事有了眉目,阮文和连做生意的心思都没有,成天的往阮家三房跑,劳烦着三弟夫妻俩给他搭把手张罗长子的婚事。
阮业山长得好,俊秀又斯文,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读书人呢。小小年纪就能撑起家,会挣钱,会来事儿,有头脑。阮永氏娘家的嫂嫂得知阮业山看中她的侄女,高兴得很,欢欢喜喜的帮着牵线。
这么好的后生,过了这村可就没这个店啦!
到五月底,阮业山就和张家闺女订了亲,大致是在十月里成亲,忙完秋收,家里正是丰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