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太后,宫中发生的什么事情都知道。
哪怕是前宫龙息殿的事,她居然也已经听说过了。
韩阳赶紧弯腰点头。
“是的太后,小臣昨日跟陛下建议了此事,希望能经商做生意,带动大乾的经济发展,提高我大乾百姓的生活质量。”
“你说的这些真能有如此效果吗?经商?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啊。”
太后提醒一声。
韩阳便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仔细跟太后阐述了一下,包括自己前期准备如何积攒资金,然后如何扩大产业。
养殖场如何开办,又如何将这些产业联系起来,带动京城民生。
他说的十分细致,几乎面面俱到。
太后一边听,心里一边惊讶。
谁能想到,一个太监,竟然能有如此高远的格局和想法。
虽然听起来有点过于不可思议,但如果真的按照韩阳所说的那样,能够把养殖场什么的开办起来。
那么到时候,确实能给朝廷床创造不少税收,也确实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总之,这是一项大事业,但凡成功,都足以写进史书的大事业!
“你心里已经有了计划该怎么做?”
太后追问起来,此时的她也有了些期待。
韩阳点点头,淡定道:“回禀太后娘娘,其实这件事我心里一直就有安排,因此这次跟陛下提出来,心中很有把握。”
“目前唯一的困难,倒是也没有别的,就是缺钱。”
说到这,韩阳尴尬的挠挠头。
“缺钱”
太后带着几分错愕。
韩阳笑道:“是啊太后娘娘,要做生意总得需要启动资金,但是小臣实在是太穷了,根本掏不出来,因此只能寄希望于有人一起合资。”
“昨日小臣跟陛下汇报的时候,就说过此事,希望有谁愿意加入的话就派人去内勤司知会小臣便可。”
“若是有人一起投资,那自然是极好的,到时候大家一起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韩阳现在就是缺启动资金,所以才需要众人一起入股。
当然还有一点,如果入股的人很多,那么他的生意背景就会极为夸张,如果出了什么麻烦的话,可以帮忙的人也就更多。
总之,这都是有考量的,韩阳倒也不是只因为钱的缘故,所以才想拉人入股。
而听到韩阳说的这些后,太后眉头微蹙,稍稍思忖了几秒,随后冲王瑾道:“你去拿些银票过来。”
“太后,您是要?”
王瑾微微一愣。
不过他没有多犹豫什么,很快回去屋内,不多时,拿着银票出来了。
太后直接眼神示意。
下一秒,王瑾直接把手里的银票递给了韩阳。
韩阳人有点懵。
“太后娘娘,您这是?”
太后都是相当淡定。
“你把银票收着,这算是哀家入的股。”
“啊?太后娘娘您也要入股?”
韩阳意外非常。
太后点了点头。
“你说的这些,哀家觉得非常不错,能替大乾增加税收,还能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如此,哀家就先投资入股,钱倒是也不多,这里是二十万两,你收着吧。”
“太后娘娘,这...这小臣怎么好意思呢?”
韩阳还在客套,但手却已经不自觉的接过了银票。
而太后的声音也继续传来。
“哀家愿意相信你的能力,其实这也算是哀家替皇上出的。”
“这个事情他不好出面,但哀家不一样,不过你得记住用心去办,若到时候真成了,也不失国公封爵之赏。”
国公封爵,这已经直白的说明韩阳只要能做成,那就可以直接成为当朝国公。
听起来夸张,但仔细一想,却也没什么不对。
养殖场什么的开办起来后,若是百姓的生活水平真能提高,真能推动大乾的税收等方方面面。
那么以韩阳的贡献,当一个国公那根本是绰绰有余。
听到这,韩阳终于是不再谦让什么,收起了银票道:“既然太后娘娘如此说,小臣就却之不恭了。”
“请太后娘娘放心,小臣一定全心全意做成此事,不让娘娘和陛下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