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382章 世宗实录(五)

第382章 世宗实录(五)

第382章 世宗实录(五)

绍圣三年一月,太上守制出,归承天府,帝郊迎。

前丞相、东海总督、陈靖王宜中同列,太上大悦,牵靖王登撵同行,进城,召华王应麟、直王文龙登在京老臣至紫金宫。

紫金宫立于山巅,道路沿山,太上令备车迎接。

时溧水电站已成,可亮电灯六千一八百十,皆装于紫金宫。

诸臣至,太上令掌灯设宴,欢饮达旦,兴尽而归。

次日,华王以拼音字典进,太上亲序,令刊行天下,为天下识字之基础。

二月,蒸汽船成,请太上驾临。

其皆铁甲,可逆风行,劈泼斩浪只等闲,太上甚喜,名神龙,令巡四川以验证性能。

逆流而上,依旧行船如飞,两日夜至武昌,惜抛锚于江心。

太上曰:“利器新出,瑕疵难免,假以时日,大洋如天堑,往来无阻隔。”

令紫金宫设长江航务司,掌建船厂、航运事。

长江总管陈白条请移驾,太上聊发少年狂,与陈总管比试泅渡江面。

又两日,船只修缮完成,只岳州停驻,登岳阳楼,作诗立碑。

是年,太上遍游长江两岸,所到之处必以诗词记至,又令左右撰太上游记。

太上曰:“当火轮火车遍布国家,百姓远行便利,必愿出油,此游记当为天下指引。”

五年三月,诏令设皇家银行,并发银铜元劵,各值一百、五十、十、五、二、一,正面为太上象,背面为国朝风貌。

国朝银币铜钱精美,通行各国,外流巨多,国内钱币已不足,百姓虽有担心,依旧使用。

诏令:“以后民间纳税,皆以纸币,各级官府不得阻碍。”

五月,诏令再减田税半成。

六月,诏令建承天府火力发电站,诏令建江西路萍乡至宜春铁路,以便煤铁东运。

十二月,日南路奏报,暹罗真腊灭占城。

帝曰:“占城,林邑县也,虽为叛逆所据,仍为国朝旧土,暹罗真腊占据,实乃藐视国朝威严,毫无恭顺之心。”

遣使责问,令归还其土。

太上闻之,令火轮铁甲舰送,一月而至,未及靠岸,贼兵发炮轰击,铁甲舰中弹十五,无损,还炮二百发,毁其城而返。

六年二月,诏令云南、广西、九真聚兵四万,宁、益等大小三十五国聚兵两万,将讨暹罗、真腊。

宁王自请为帅,益王自请为总参谋,凌方举自请为海军总管,奏报至中枢,帝召集内阁商议。

太上闻讯传书,欲御驾亲征。

帝对曰:“国朝忠臣良将无数,实无劳动父皇之必要,且路途遥远,气候酷热,多瘴疠,尤以疟疾为害,父皇岂能冒险?”

太上曰:“国朝数百万民移居各国,多安然无恙,世代相存,朕值壮年,岂惧困苦哉?”

帝苦劝,太上不耐,抽皮带击帝,帝不能反抗,只得同意,诏令广东征兵两万,海军出战舰五百,并以上将军程华定拱卫中军,巩信南下总帅陆军,刘羽总帅海军。

五月,太上南下,沿途投军者络绎不绝,太上令精挑细选,十中取一,八月至广西,犹集兵十万。

腊月,王师陆军十六万及海军三万齐聚日南路,各王公侯国集兵三万并海军一万聚于益国。

益国者,金洲(苏门答腊岛)也,因盛产黄金而名,又据海峡之利,益王就国二十年,移民三十万,同化土著百万,与宁国并雄于南洋。

七年正月初五,太上誓师拜将,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今土著不识天命,抗拒王化,扫荡之。

南洋多有岛屿空置,亟待良主,待定东南,按功分配缴获,即令就国。”

以巩信为南路军统帅,领五万军南下,陈大举为偏路元帅,击沱江、牛吼、南戎等蛮部,亲领中军越横山关。

真腊于山间立关卡,设炮垒,太上挥师猛击,旬日破八关,斩首万余,俘获十万。

二月,宁王率军渡海,直击暹罗。

时鞑酋答剌麻八剌已定天竺,暹罗真腊皆附其尾翼,王师凶猛,两国求援,鞑酋派军十万以援。

四月,宁王部与鞑军对峙,巩元帅穿山越岭至鞑军后,前后夹击,一战二破。

王师高歌猛进,至冬月,全灭两国,尽占其城。

太上自领东南总督,划其土为十三路,各设总管府治之。

九年,东南抵定,太上信守承诺,分封功臣,立大小国七十二,分土著俘虏百万。

是年,巩元帅上表致仕,诏令封建王,于南洲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