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委屈的真金
天色未亮,真金便睁开了眼睛,缓了缓后坐起了身。
内侍听到动静,立刻掌灯进来。
“陛下,时间尚早,可再睡片刻。”内侍劝道。
“更衣。”真金站了起来,又道:“传中书省,何处奏折立刻送来。”
内侍不敢多说,服侍着真金穿衣洗漱,到了书房,早饭已经摆好,真金一边吃饭一边看奏折。
忽然,真金一把扫落桌子上的碗盘,骂了一声荒唐后喝问道:“如此紧要战报,如何不连夜上报?”
内侍跪倒一片,却无人能够回答。
四川行省发来的奏报——宋军偷渡大渡河被击退。
这意味着什么?
云南已经失守,宋军已经可以借道云南进攻四川。
真金压下怒气,道:“来人,立刻召集诸臣上朝。”
他心疼大臣们,只让送来奏折,而诸臣无须伴驾。
实在是太早了,此时未到卯时(五点)。
但是内侍传话,大小臣公不敢怠慢,慌忙动身赶往皇宫。
礼毕后,真金说道:“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唯恐耽误军国大事,臣公但有谏言,无不亲阅,择善而行。
然山东宋军至沧州,旦夕可至大都,沿海各地见船则惊,无日不有烽烟。
辽阳宋军叩关铁门,或许不日南下,乃颜部分散边境,四处袭扰,朕竟不能送先皇入皇陵。
今日云南又来噩耗,昆明大理相继失守,宋军长驱直入,竟至大渡河畔,若非帖木儿不花早有安排,只怕已经宋军已经入川。”
真金缓了口气,环顾诸臣道:“朕自问并未行差踏错,国事何以至此?”
委屈。
朝五晚九,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连为爱鼓掌的时间都没有,就这,不能按照传统安葬忽必烈,也不能按照传统去和林举行一次登基仪式,如今更是把云南丢了……
这皇帝当着有什么意思?
“陛下息怒。”众臣拜道。
不生气,只是很委屈。
真金道:“局势日益艰难,诸卿可有良策?”
安童道:“陛下,云南之失,在于军备不足,非云南将官不能战。事已至此,不宜纠结,如今当以巩固边防为要。”
“右相所言甚是。”和礼霍孙说道:“臣以为,当把控关中,以确保四川与吐蕃之安稳。”
不提关中还好,提起来就是一肚子气。
陕西属于阿难答治下。
济南之战的原委已经查清,正是阿难答勾结宋军,才导致守军全军覆没,真金直接丢了一个儿子,也间接没了老子。
若非阿难答跑的快,肯定大卸八块以泄心中恶气。
若说阿难答拐跑了阿合马的最大受益人,肯定非和礼霍孙莫属,因为他成了新的左相。
和礼霍孙并不会感念阿难答,只说道:“臣以为,可择一皇子封秦王,主掌陕西军政,以御宋国。”
“陕西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只怕阿难答不愿放手。”大宗正薛尺说道。
蒙哥封诸王时,忽必烈选择了关中,经过一番努力,关中早早恢复了元气,才能支持征发四川吐蕃。
如今陕西的人口和经济占据了阿难答所有的三成多,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他不会轻易撒手。
但是地方紧要,非收回来不可。
忽必烈活着的时候,阿难答很老实,对朝廷的命令都是执行,如今却不问不理,俨然是独立的模样。
不能放纵。
要是等阿难答隔断道路,那么四川吐蕃就成了飞地,迟早为宋国攻略。
“潼关军兵皆为朝廷所有,若阿难答不愿意,发兵讨之!”安童说道。
“祸起萧墙,只怕宋国趁机来犯。”薛尺不无担忧地说道。
“若无国朝在前,西北何安?但凡阿难答有些许理智,便不敢叛。”和礼霍孙说道:“且陛下可赦免阿合马,令其劝说阿难答。”
“便如此办!”真金下定决心,道:“封答剌麻八剌秦王,加陕西都总管,总揽军政民事。”
“臣谢父皇隆恩。”答剌麻八剌大喜拜下。
老大甘麻剌身死道消并且无后,太子之位则会在老二答剌麻八剌与老三铁穆耳之间选出,如今老二封秦王,无疑是占据了先机。
能够整治一番阿难答,真金心情略好,说道:“朕令筹备科举,五月施行,如今状况如何?”
负责此事的孔洙回道:“赶至大都者二百零六,各地提交名单者三百有四,合计五百一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