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311章 人死罪不消

第311章 人死罪不消

第311章 人死罪不消

“哥哥救命,哥哥救命~”陈二一头扎进公房里,噗通抱住姚裕国大腿。

姚裕国已经看到了追进来的捕快,瞬间明白了原委。

果然是被设套了。

姚裕国俯身低声说道:“拒捕,让他们杀,我保证大郎无事。”

陈二呆了一下,忽然跳将起来,从怀里抽出一把匕首。

“我不想死,带我出去!”陈二扑向姚裕国。

姚裕国急退两步,抄起椅子当头把陈二砸翻,陈二惨叫刚起,姚裕国已经抢过匕首,一下子差劲了脖子里。

陈二抽了两下,没了气息,只把眼睛瞪着姚裕国。

姚裕国浑身发软,瘫坐在地大口地喘着气。

陈二狗急跳墙要来挟持人质,确实是出乎他的意料,好在养尊处优这么些年,手头的功夫还在,否则说不得就要给陈二陪葬。

按照法律,罪犯劫持人质要逃走,官兵是可以一起击杀的。

“直娘贼!”目睹这一切的童绎这个气啊。

想他乃是刑部老手,办案抓人从无差错,却不想今日里阴沟里翻了船。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童绎手一挥,道:“来啊,封锁现场,带参军录个口供。”

身后的捕快们立刻蜂拥而入,各司其职。

脏银在身,陈二贪墨的罪名是实锤的,唯一麻烦的是怎么把姚裕国钉死。

很难。

这种事情,主犯的口供是相当重要的证据,陈二死了,其他同伙的指正说服力不足,毕竟姚裕国也是朝廷命官,而且其子姚玉在国子监就学,人脉广泛。

收拾了现场,姚裕国的口供也出来了。

他劝陈二自首,陈二狗急跳墙劫持人质被反杀,这就是姚裕国的口供。

童绎知道九真一假,却无计可施,甚至带姚裕国回去问话都不行。

带着郁闷,童绎回到驿站,向文天祥汇报情况并请罪。

“下官大意了,原以为手到擒来,却不想那陈二如此激进,请相公治罪。”童绎说道。

“无妨,陈二家眷已尽数到案,审一审,说不得会有账本之类。”文天祥说道。

“下官立刻去审。”童绎告辞离开。

胡振那一路简单,因为严德发直接就收了脏银,人赃俱获,无可抵赖,依律惩处便可,陈二这边是必须要废些功夫的。

到了大牢里,陈二的媳妇女儿女婿外孙女已经全部到案,都是哭天喊地的。

“先带陈张氏来。”童绎开始审讯。

普通一民妇,什么都不知道,女儿也是,哪怕童绎许诺交代了可以免入教司坊都没能说出有用的来。

轮到女婿陈三郎时,其为了免流放之罪,交代了一个情况。

“张氏无出,陈二便养了个外室,若非小人无意间撞见,尚不得知。

此事颇为奇怪,因为张氏一直让陈二纳妾,他却说赘婿同样可以继承家业,不必如此。

但是后来小人特意打探,发现那外室王氏已经生了一个儿子,自从面容便可断定为陈二亲生。

小人以为,其中必有蹊跷。”陈三郎随即说了陈二外室的住址。

没说的,立刻派人捉拿归案。

外室不入户口本,但是籍家是全家打为官奴,自然不会漏了私生子。

很快,王氏与其子到案。

童绎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确实是陈二养的,因为实在是太像了。

就很奇怪。

在这个注重香火传承的时代,有儿子不带回去养反而留在外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陈二自知罪责难逃,为防止牵连亲子而故意如此。

讲真,若非钓鱼,区区慈幼院院长不至于此。

因为从审理另外几个同伙和相关证据来看,陈二一年拿到手的也就十多贯钱,真不值得如此小心谨慎。

“陈二贪墨事发,至少六十两,又拘捕欲劫持人质被反杀。

按律,尔等皆流放海外,须知山高水远,你儿子年幼,说不得路上就没了。”

没等童绎说完,王氏止不住地磕头哀求,道:“官人高抬贵手,官人高抬贵手……”

童绎说道:“尔等享受了陈二给予的好处,自然要承担相应惩罚,但若是检举揭发重要线索,可免于流放。”

“官人,奴家实在不知当家的勾当啊…”王氏忽然呆住,犹犹豫豫地说道:“奴家倒是想起一桩往事,只是不知是否有用。”

“仔细说来,若是有用,必定赦免。”童绎说道。

“前年,就是大郎周岁的时候,我与当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