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孔家
山东,益都城外,炮声震天动地,两军呐喊透过炮声,连绵不绝。
后方,张世杰见宋军巩固了阵地,满意地放下了望远镜。
山东大多数地方无险可守,元军只能集重兵于少数大城,防止宋军往北推进。
益都集结了两万军,由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怀远大将军、金虎符李进通领。
李进勇猛忠义,麾下又多蒙古兵,因此请。元军与宋军是来回拉锯,哪怕一截壕沟也要反复拉扯几次才能确定最终归属。
所以开战二十多天,宋军将将推进到城墙下。
步卒交战停歇,火炮对轰却依旧持续。
元军为了保证火炮的存活,把炮放在了城里,本来就没什么准头,失去视野同样能打。
“只怕进城后才难打。”中将参谋长、骑兵军军长杨镇龙说道。
“无妨。”张世杰说道:“待进了城,跟他们打夜战。
意志坚定的鞑子终归是少数,全歼了益都的守军,后面就会越来越好打。”
就在两人商议时,一骑奔到近前,信使拜下,道:“元帅,盖州急报。”
张世杰看了,把信递给杨镇龙,问道:“你怎么看?”
杨镇龙看完,想了片刻,说道:“我以为可以,打下辽阳、沈阳,在集合大军攻打铁门关,忽必烈必然惊恐,说不得开封可不战而得,山东战事也能轻松许多。”
起初元庭自持勇武,不但没有修建长城的计划甚至连各地城墙都扒了许多,只是随着宋军步步紧逼,他们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铁门关就是其中之一。
其本为榆关,历经辽金后至今,更名为铁门关,以为大都铁门,外寇不可入。
真要打掉了铁门关,大军可长驱直入至大都,元庭不迁都就等死。
“铁门关险要,有三两万兵驻守便可,还是要扫荡北方。”张世杰说道。
杨镇龙说道:“如今鞑子畏惧龙骑兵,不敢来袭扰,不如我领兵走一遭?”
张世杰略略思考后,道:“也好,北方辽阔,正是骑兵用武之地,你把十一、十二师全部带去,让吕武回来。”
“元帅放心,必然拿下辽阳与沈阳。”杨镇龙回道。
张世杰说道:“城池不重要,如何收复人心才是关键,我会请示内阁,让林景熙给你搭班子。”
“林景熙去辽东,山东这边怎么办?”杨镇龙问道。
张世杰回道:“内阁头疼去呗。”
杨镇龙听了感觉好笑。
这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
能做太平总管的大官不少,但是能把新复之地收拾妥当的,真没几个。
说不得,内阁辅政要有一个来山东坐镇指导。
就在两人商量辽东之事时,又有信使奔来,道:“元帅,孔家遣人送来重要情报,忽必烈朝会是忽然昏厥。”
“嗯,忽必烈不行了?”张世杰惊讶地问道:“消息可能验证?”
“若忽必烈真不行了,事情可就有意思了。”杨镇龙露出一丝激动。
忽必烈威望卓著,有他坐镇,蒙汉都是服服帖帖,他要是凉了,恐怕蒙汉兵之间会起内讧。
见两人忽略了另一个重点,传令兵无奈地说道:“林总管请元帅回去商议。”
“区区孔家不肖子,有何值得重视的?”张世杰哂笑道:“让林总管打发了便是。”
说到孔家,不需要指名道姓就特指曲阜孔家,孔子的后人。
张世杰轻视倒也不是因为他是武将,而是如今的孔家确实没什么值得尊敬的。
女真人占据北方时,孔家一分为二,留守山东的北宗先奉金后奉元,在衢州安家的南宗奉宋。
两头下注嘛,大家族的老把戏了。
然后,元军入临安,南宗衍圣公孔洙入大都觐见,为保证孔家团结而让出了衍圣公封号,领了国子监祭酒兼提举山西学校事的官职。
这其中多有无奈,然而孔家侍奉鞑虏也并非全是委曲求全。
元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蒙军攻占曲阜,孔元用率孔氏降元,蒙古大帅带孙承制封衍圣公,世袭曲阜县尹,次年孔元用率兵随带孙攻益都并战死。
能为元庭战死沙场,岂是勉强可以解释的?何况还有推举忽必烈为儒宗的行为。
宋军占据山东东部良久,孔家虽说被元庭牢牢监视着,但是不可能找不到机会派人过来的,却一直等到忽必烈出了问题才派人来。
为什么?
大约是觉得忽必烈完蛋之时就是大元凉凉时,因此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