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281章 兵发倭国

第281章 兵发倭国

第281章 兵发倭国

九年十一月,四汉路金州港,七十九师师长朱焕与教导马得胜站在码头上看着远方。

不一刻,一只船队进入视野中。

“天子旗、总督旗,是陈相公没错了。”朱焕说道。

“以陈相公为总督,可见朝廷拿下倭国的决心很大,我等须得努力,不能辜负陛下厚望。”马得胜道。

“区区倭国而已,手拿把拽的事。”朱焕到底是粗鲁武将,哂笑道:“也就是这样的软柿子,若是打鞑子如此有勇气,何至于此。”

“待会见了陈相公莫要如此,万一上下不合,没来由让陛下难做。”马得胜说道。

“放心,不给陈相公面子,也得给陛下面子不是。”朱焕说道。

朱焕做过上四军教官,与马得胜有一段师生情谊,因此两人搭班子相处愉快。

之所以让七十九师打倭国,是因为其师内有四千倭人……哦,如今都是自己人了,那一口吴越话说出来,若非不看外貌,根本不知道是倭人。

吸收这么多倭人,原本就是为征讨倭国做的准备,此时倭国快打成白地了,是时候出兵了。

不一刻,船队靠岸,陈宜中当先下了船。

“末将见过陈总督。”二人行礼。

陈宜中点点头,喝道:“皇帝圣旨。”

师级规模的军队调动,必然是要皇帝圣旨并堪合虎符的。

当然,陈宜中不是单纯来宣旨的,他已经不再是丞相,而是倭国总督。

到明年,他的十年任期即满,本就要退位让贤,在与皇帝讨论封地时,他看中了倭国京都的一片地方。

于是,他趁势成了倭国总督,将负责把倭国化作各勋臣的封地。

同行的还有一干伯子男,比如温州之战丢了胳膊的谢力,肚子上被砍了一刀的王老五等人。

大家多有熟悉,寒暄过后与军队吃了洗尘宴,第二天,七十九师以队为单位,开始登船。

左右先锋各一个营,在十艘炮舰的护送下分别前往对马岛与壹岐岛。

对马岛距离较近,左前锋先到,尚未靠岸,便有一艘倭国战船迎了过来。

甲板上,一个武士用倭语喊道:“我是宗助国御家人兵卫次郎,敢问上国大军至此,所为何事?”

第三营营长张寿听不懂倭语,看了眼旁边的赵存泽,让他上去回话。

倭人入汉籍首先就是改名,而他们大多选择的赵姓。

国朝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当兵更是天天有鱼有肉,赵存泽早就想让倭国同胞一起过这快活日子了。

“我是国朝七十九师一团三营通译赵存泽。”赵存泽先介绍了自己,继续道:“倭国内战不止,生灵涂炭,百姓易子而食,惨不忍睹。

陛下有好生之德,不忍百姓受苦,因此降诏废后深草国王与北条时宗执政位,今日起,倭国由天朝直接治理。

为保证倭国早日恢复元气,国朝丞相陈宜中出任倭国总督,我等为先锋,总督随大军片刻即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尔等莫要不识天时,抗拒王化,白白送了性命不说,还会遗臭万年!”

兵卫次郎听了,当场傻眼。

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麾下只有一百多人,平日里只负责收取来往四汉路与倭国商船的税,打仗倒不是不能打,只是就跟赵存泽说的一样,送死而已。

纠结片刻后,兵卫次郎说道:“若是王师不伤百姓,我等便降。”

“王师乃是为解民倒悬而来,岂有害民之理?陛下敕,残害百姓者必以军法严惩不贷,尔等自可放心。”

“既如此,我等愿降。”兵卫次郎迎船队入港,又集结麾下交出武器与铠甲。

武器只有一把铁刀,余者都是竹枪竹刀,而盔甲只是竹篾编的,根本不用谈防护力,而军兵多是老弱病残。

对马岛是四汉路和倭国的中转站,往来船只不少,就这配置,只能说明倭国山穷水尽了。

接管了对马岛,张寿留下一个队驻守,自己跟着船队继续往倭国去。

送别大军,军兵肖思恩对兵卫次郎说道:“即日起,我为尔等教习,负责尔等教尔等国话。

学会国话方为国朝百姓,陛下子民,否则便是方外野人。

现在我说一说国民的好处,各分田地,田税三成,免丁口钱,免徭役并各项杂赋,能够参军做官。”

虽说倭国主体将化作勋臣封地,但是秉持着地理钳制的原则,对马等岛屿划归四汉路,琉球等岛屿隶属镇东路。

若有封国做大做强统一倭国后造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