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宋末:我要做中兴之主 > 第271章 砍死忽必烈

第271章 砍死忽必烈

第271章 砍死忽必烈

滴答~滴答~

邓涣一骨碌坐了起来,顾不得穿衣服,径直冲出了卧室。。

果然,漫天雨点落下,地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的湿润起来。

“下雨啦~下雨啦~”邓牧忍不住叫起来。

想他在镇东路任职时,从来只担心台风暴雨成灾,何曾担忧过旱灾?

调来宿州,大半年只见了三场雨两场雪,地皮都没湿就停了的那种,连安慰都算不上。

大河断流小河干,湖泊池塘全部见底,即便如此,官府还是组织百姓翻田。

一方面是以工代赈,另一方面是防止今年发生蝗灾。

“官人,莫要得了伤寒。”其妻黄氏捧着衣衫追了出来。

“区区伤寒,何足道哉!”话是如此,邓牧还是退到了房檐下,穿好了衣服。

外面,十分清晰地传来了欢呼声。

宿州城里本有四千户,因战逃散千余,旱灾之时,又有千余南下,只剩下两千余户万余人在官府雇佣下苦苦煎熬,如今老天爷下了雨,大家就不用煎熬了。

喧闹到天亮,细雨依旧连绵。

地面上的裂缝已经填满了水,石板铺就的街道上水流汨汨,而看天色,这雨一时半会不得停。

衙役书吏陆续到来,邓牧点起人手,道:“天降雨水,正好组织百姓种植,现在分派人手,送粮种往各村乡,务必保证每户得种。”

“官人,此时尚未到种植之时,即便是蚕豆黄豆也早了。”有衙役说道。

“宿州天时不同镇东路,倒是我疏忽了。”邓牧说道:“即便如此,亦可组织百姓再翻田地,为种植做准备。

朝廷为接济饥荒,不惜放弃了收复开封,如今天降甘霖,当勠力自救。”

“唯!”众人应下,各自散去。

邓牧自己穿了蓑衣斗笠到了城外,只见汴水河里已经泛起了细浪,水位缓缓上升着。

汴水本来是重要的水运河道,沟通黄河和淮河,只是靖康年间,杜充为阻拦金人撅了黄河大堤,黄水泛滥,泥沙俱下,宿州以上的河道全被淤塞,境内的河道断断续续,下游大体完好却也是无源之水。

去岁,朝廷雇佣了三万民夫,在上游挖了好大一个湖,同时疏浚了河道并修建拦水坝与水闸,只要蓄满水,即便遭遇去岁那般大旱,亦可保证沿河两岸的收成。

正在观看时,雨水再次变大,虽然浑身衣衫被打湿,邓牧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而在宿迁,俘虏们可就不开心了。

此时刚进二月,雨水打在身上冷嗖嗖的,但是在军兵的监押下,俘虏们不得不下田劳作。

六千俘虏,都是李恒部曾经吃过人的存在。

在刀枪的监押下,俘虏们努力地挖着地,虽说他们手中的锄头铁锹可以作为武器,但是宋兵有火枪天雷啊。

他们需要搞定二十万亩地,这是军屯,为以后用兵积蓄粮食的。

忙碌到晌午,有表现出色而提拔为火头军的俘虏送来饭食。

草根豆渣加麸皮的混合物,口感不用谈,量只够维持活着,假如有人因此心生不满而消极怠工,那么就会化作田里的肥料。

雨幕下,黄淮恢复了生机,元庭同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就在昨日,西征军送来了第一批战利品。

黄金动人心,白银亮瞎眼,所有人都在称赞忽必烈的雄才大略,同时不忘夸一把真金实乃优秀的继承人。

就在朝廷里言笑晏晏时,一骑狂奔而来,不断呼喝道:“辽东乃颜造反,辽东乃颜造反~”

不一刻,急报送进宫中,呈递到了忽必烈案前。

“鼠目寸光之辈,安敢造反!”即便早就知道乃颜可能造反,忽必烈还是很气。

“陛下。”张文谦说道:“宋国占据高丽盖州,恐怕乃颜与此有所勾结。”

“臣请领兵平叛!”哈答说道。

对宋军一败再败,他这个枢密院副使全无面目,如今乃颜造反,正好重塑威信。

怀着这个心思的武将不少,都是争先请战。

不需要火枪,只要带百八十门小炮与天雷,打乃颜比打儿子还要轻松。

忽必烈说道:“乃颜虽反,却为宗室出身,诸卿不好赶尽杀绝,朕欲御驾亲征。”

“区区乃颜,何用陛下出征?”张文谦刚要劝,就被忽必烈止住了。

“朕意已决,勿复多言。”忽必烈说道。

乃颜还不知道忽必烈要亲自来干他,就算知道了估计这不会怕。

宋国以四万两黄金十万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