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参与大战,倒是与元虏小股人马打了不少次。”
“未曾受伤吧?”李娘子端着菜出来,问道。
“孩儿是统制官,按照如今的打法,不亲临一线的,无甚危险。”李三郎说道。
边喝边说,李大壮不禁问起了儿子为什么突然回来了。
“我奉令往福建组织新军,因为枢相知晓我等是温州人,特地给了半个月假。”李三郎回道。
“你等?”李大壮抓住了关键。
“嗯,福建招募了一万兵,我为总训官,待新军成军,估计能升一级。”李三郎道。
“那感情好。”李娘子眉开眼笑。
坐镇后方还能升官,有比这个更好的?
“要不要给你说个媳妇?”李大壮忽然说道。
“是啊是啊,你也老大不小的了,既然最近没战事,不如先把媳妇说了。”
“娘,那得空啊。”李三郎摇头道:“朝廷要重新设立军队编制,我便是第一批实行的,是要给全军做榜样,怎敢怠慢?”
“再怎么忙,总不能不找媳妇不是,你如今大小也是个官,给你说媒的多着呢,只是你一直在外打仗,不敢答应。
正好你有半个月假,我们简单些,把婚给结了!”李娘子展现了母亲的强势,根本不给李三郎反驳的机会。
李大壮补刀道:“你看官家,今年十六岁,却已经有七个妃子有了身孕,你已经二十四了,不能拖了。”
皇帝十中七的光辉战绩已经随着报纸传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做父母的催婚,必然以此为由头。
皇帝有后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而报道同样是为了宣扬添丁进口的意义。
生孩子不止是为了自家继承香火,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人口,永远是国力的体现,在这个年代尤为明显。
宋元凭什么成为当今唯二的两个强国?就是人多啊!
李三郎是看到过相关报道的,无力反驳,只能任凭父母做主。
(本章完)